刻意練習第一章有目的的練習 讀書筆記

本章,我看到的一個關于記憶的一個測試,總共有三個人測試,第一個人史蒂夫,測試成績達到了記住82位數字,第二名,測試者是女研究生雷妮,她只能記住20位數字,第三位測試者達里奧,這個人是史蒂夫的好朋友,史蒂夫將自己的方法,介紹給達里奧,達里奧很快就可以記住20位數,同時達里奧感覺史蒂夫的方法,不是非常適合自己,他進行了改良,結合自身的特點,進行改良,結果記住了一百100多位數字。

從這個測試結果,我們可以看到,要想成功,第一個,我們必須有專注的訓練,走出舒適區,舒適區是什么?就是溫水煮青蛙,人比較安逸,認為到極限了,不求上進。要刻苦,還要逼迫自己超越界限而超越極限,同時還要去研究方法,去反饋,這個方法適不適合自己,就如同遇到一個問題,我們要從多個角度,去思考去解決這個問題。其實啊。這個記憶力的第三位測試,達里奧,其實就是因為史蒂夫作為教練的給予幫助,引你上路,不斷讓他堅持,不斷的找自己適合的方法。

反面教材的例子,音樂學院的學生,測試都是c的成績,他們只知道彈琴,他們談了多次,不知道談對了多少次,也沒有人反饋給他,彈對了還是彈錯不知道,只知道埋頭彈,效果就不理想了。

有目的的練習,有四個特點,第一次要明確目標。比如練琴,連續三次,不犯任何錯誤,你適當的速度彈完曲子,這就是一個目標,但是學習記憶力史蒂夫的目標就是什么?每一次比上一次多記住一個數字,目標比較清晰,能檢視。第二個專注,集中精精力去做這個事情。第三個字要反饋,這個學鋼琴的學生是沒有得到反饋的,史蒂夫學習記憶力,是有反饋的,錯了知道錯在哪里。第四個,走出舒適區,很舒適的地方,很難讓人家有更大的追求,向前進步,就像科學家富蘭克林的例子。因為他從來沒有逼逼自己,從來沒有走出那個舒適區,還是用原來的思路去下棋,一直沒有突破原地踏步。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我們剛剛進行到第四次練習,史蒂夫·法隆(Steve Faloon)似乎開始泄氣了。那是我做的一個實驗剛剛進行到第一...
    速兔閱讀 1,110評論 0 1
  • 天才真的存在嗎? 1763年,7歲的莫扎特開始了他的環歐洲演出,成為一代傳奇人物。莫扎特年紀很小時就能準確辨識任何...
    丹菡閱讀 9,015評論 4 106
  • 2017年10月5日,國慶遼寧游第二天。 今天的目的地是紅海灘風景區。我們住宿的紅海灘度假村酒店距紅海灘風景區大約...
    隨心而往閱讀 435評論 0 3
  • Neil Zhu,簡書ID Not_GOD,University AI 創始人 & Chief Scientist...
    朱小虎XiaohuZhu閱讀 2,021評論 0 5
  • 第一幕: 我不知道的字詞: 呶náo喧嘩:呶呶(說話嘮叨,含有使人討厭的意思,如“呶呶不休”)。紛呶。→嘴唇一呶愫...
    大啊大的閱讀 5,076評論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