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起開始介紹最簡單也是最難的治拖方法。
1.
拖延的本質是自我約束能力差,是低能量,它是精力、生命力不夠旺盛的一種狀態,用通俗的一句話概括就是——沒什么電了。
昨天是發票,今天是鈔票,明天是支票。
順應自然,尊重規律,在合適的時間做相應的事。道理大家都明白,可就是做不到。
那怎么治療拖延癥呢?
治療拖延癥需要“標本兼治”,這里開出三個藥方:
第一個,最簡單也是最難;
第二個,最簡單,但是不能持續;
第三個,最難,但是效果最好。
三個藥方中,最根本的藥方就是專注地做事。當然,專注的背后是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事情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少即是多,吃掉一個青蛙算一個。
付出不一定有回報,但不付出一定沒有回報!
2.
拖延癥的速效救心丸
前面介紹了克服拖延癥最簡單也是最難的方法就是去做快樂而且有意義的事情。但是,現實生活中,很多人迫于現實的壓力,無法選擇做快樂有意義的事情,這就是拖延癥難以解決的原因了。
今天來談一談治拖的第二種方法:最簡單但是不能持續的方法,葉武濱老師把它叫做速效救心丸。
這里面又分四種方法:
第一,時間交替法。原理同番茄工作法,不同的是,可以從短時間開始,比如工作5分鐘,休息5分鐘;習慣了可以適當延長,比如工作10分鐘,休息5分鐘……,一點一點積累起來,你也會發現,完成的事情會越來越多,從而增加成就感。以此類推,慢慢地從這種方法進展到蕃茄工作法。
第二,象限整合法。將事情分為四個象限,快樂有意義、快樂無意義、不快樂有意義、不快樂無意義。其中不快樂無意義你肯定不想做,快樂有意義的是你想做的,而不快樂有意義可能你不一定會做,需要通過自控力去做,快樂無意義的事你想做但你不能做。那怎么處理快樂無意義和不快樂有意義這兩個象限的事情呢,用象限整合法。
象限整合,就是將無意義的與有意義的事情整合起來做。比如:運動+陪購物(陪孩子)、談戀愛+學習、圈子+目標(早起團、跑友)等,這樣做起來會輕松許多。
第三,化整為零法。就是指:降低難度,把事務分解到每天最小的單位。這也叫“瑞士奶酪法”,即利用碎片時間來積累,先從一件小事做起。
比如:你要跑馬拉松,42公里,想起來很難吧,但是可以分解成3年時間完成,那每年只需要準備半馬,再分解成3個月,可以先從徒步開始,一萬步做不到就分解成5000步。這樣分解,分解到心甘情愿的狀態然后開始。
其實一旦投入了,你會發現路上很精彩,成功會來得比想像中快多了。
第四,善用拖延。利用大的拖延解決小的拖延。比如一個大的事務你不想做,那你就利用這個狀態去做一些被你拖延下來的小事務。大家試試看,這也可能有效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