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昨天和朋友聊天,上午突然想到一個話題想聽聽他的看法,就給他發了條消息。下午又給他發了消息說說自己遇見的有趣的事情,這次他秒回。
他說“哇,上午我是不是忘了回你消息,我真的很焦灼。”
朋友平日里也算的上是一個沉的住氣有耐心的人,可這次隔著屏幕也能感受到他的焦慮。
原來還是因為上學期在學校參加了一個比賽,比賽過程也比較復雜。朋友假期在比賽主辦公司實習,除去每天早晚來回奔波上班下班,他還要抽出時間忙比賽中雜七雜八的事情。
比賽的任務有些難度,朋友不想中途放棄,甚至還想有一番作為,畢竟為整個比賽團隊耗費很多的心血和精力;俗話說好事多磨,比賽途中的磕磕碰碰也著實是慢慢耗費著朋友的耐心,把他逼進了一個難過與不甘的循環中。
作為他的朋友卻想不出妥帖的安慰話語,只得和他聊聊工作和比賽之外的話題。我說白天努力工作晚上就適合休閑,不管還有多少事情要處理,下班了就好好吃個飯洗澡休息。這時明顯可以感受到朋友心情放松了不少,甚至還有精神答應了我之前的求助。我就知道,一個人再焦灼,也不會耗光全部的耐心去難過到底。
? ? ? ? ? ? ? ? ? ? ? ? ? ? ? ? ? ?
你在焦灼什么呢?
我想大多數的焦灼,是因為我們是明明可以的,只不過還并沒有那么想去做,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故步自封,但又抱有期望,心有不甘。
我們焦灼小升初有增無減的壓力,我們焦灼高考后無奈的人生安排,我們焦灼大學畢業后難找工作,我們焦灼還沒好好體驗青春就要為柴米油鹽奔波,我們焦灼不是為了生就是為了死。這些焦灼來源于生活本身,又逃不了內心。你焦灼的是抱有期望的,又可能帶有讓人恐懼的后果的一切未知神秘的事物。
? ? ? ? ? ? ? ? ? ? ? ? ? ? ? ? ? ?
有人說,成長是把難過縮短的過程,我覺得成長還是一個減少絕對放棄的過程。
兒時剛學寫字那會兒,一遇到難寫的字就馬上放棄,以諸如“太難寫了,不學了”此類的理由跑開書桌。因為在小孩的記憶里,稍些困難麻煩的事是屬于大人的,與小孩無關,小孩的世界只關乎糖果和肥皂泡泡。
可能很久之前,我們會不費力氣地耗光自己的耐心,輕而易舉地放棄甚至沒有努力爭取的事情。等我們長稍大些,到了大學后,工作后,我的耐心會隨著閱歷與思考逐漸充盈與結實起來,從前的小困難和煩惱根本不值得哭天搶地。
生活、工作或愛情,就像是蝸牛背上重重的殼,每個人都必須接受并與它融為一體。
一開始甚至到最后殼可能會是牽絆你前進給你施壓的對象,但在風雨的考驗下殼會成為結結實實的庇護所。我們這些一只只前行的蝸牛,避免不了難過與絕望,同時也不會完全失去體會甜蜜與幸福的機會。
焦灼的時候,要盡快縮短自己感性的時間,切換到理性的狀態。吐槽,抱怨,甚至罵罵咧咧,發喪氣的朋友圈,看嘻嘻哈哈的綜藝節目,睡一個不定鬧鐘的覺,不是不可以,而是要確確實實地明白,它們不能解決真正的問題。
我們能夠做的便是減少絕對的放棄,讓成功的可能性答到最大化,把盡可能多的焦灼蒸發成汗水。
? ? ? ? ? ? ? ? ? ? ? ? ? ? ? ? ? ?
耐心是磨出來的,磨夠了便也耗不光了。大不了,人生不過是一錯再錯,錯完再從頭。
在沒有全力以赴的前提下,不絕對放棄是驕傲的姿態,而在無法改變的事實下執拗不已則是自欺欺人。
就算是堅持了件沒有結果的或者是本身就錯誤的事情,我相信曾經的再焦灼,也不會耗光你所有的耐心。因為你會毫無意識地重新投入到那些不太讓你那么焦灼的事情中,會自在如風。
? ? ? ? ? ? ? ? ? ? ? ? ? ? ? ? ? ?
這篇文章送給我的朋友和自己
放心,長大了,再焦灼也不會耗光你所有的耐心。全力以赴去去闖,大不了,錯了再從頭來。
一想到你會有足夠的耐心去抵抗焦灼,我就滿心歡喜。
你乘上人生這趟火車
我不揮手舞手巾
去吧,但愿你一路平安
橋都堅固,隧道都光明
若我們還能再見,定要一醉方休。
若我們就此永別,愿你夜夜好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