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贏

原創首發,文責自負。

本文參與非主題創作第15期【體育】

當我填完格子里最后一個數字時,心幾乎要跳出了嗓子眼。

我以最快的速度掃視了一遍盤面,大腦已經來不及細數每一行、列、宮是否都是1到9了,憑借兩年來上萬道題訓練出的肌肉記憶,檢查沒有筆誤后,我毅然轉身。余光掃到身邊南城隊的選手,他還在奮筆疾書。

“正確!”裁判核對答案后宣布。

“嘩嘩嘩…”臺下掌聲雷動,此起彼伏地在耳邊炸響,一時竟令我大腦有些空茫。黃教練已經搶先一步躍上臺,緊緊握住我的手,“我們是第一,第一!”他激動得竟有些語無倫次。隊友們也沖上來,歡呼雀躍地同我擊掌慶賀。

遲鈍的腦神經,這才從方才緊張的對決中回過神來。這是第一屆數獨城市聯賽,冠亞軍對決,我們北城隊是冠軍,我們贏了!我小小地驕傲了一瞬,深吸幾口氣讓自己平靜下來,第一時間,我想將這個好消息分享于你。

我踮起腳尖在人群中尋覓,你坐在南城隊中間,眼神中有幾分我讀不懂的東西。我跑過去,乖巧地坐在你身邊,歪著腦袋望向你。看到我,你眼眸中的火花躍動了一下,“寒江真厲害啊,贏了老將貓王。”

“嘿嘿,師父教得好。”

我們就這樣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著,這時黃教練走過來,緊緊握住你的手,“感謝你培養和推薦了如此優秀的徒弟。”你自然笑臉相迎,我卻注意到了其中的五味雜陳。

我倏忽意識到,師父,你這次率領南城隊參賽,也是滿載奪冠的希望而來呀。

一、初遇

與你結識,是2017年初夏,彼時我大一,剛剛接觸“數獨”這項智力體育運動,初生牛犢,就報名了國內最高賽事——數獨錦標賽。短短兩個月備賽期,我望著題型說明,不知該從何練起。最初在雜志上見到數獨,只當是益智小游戲,沒想過9X9的數字盤面,竟能有如此多種變幻,沒想過國際國內還有相應競技比賽,更沒想過有朝一日,我也會站上賽場。

此時,有人發來一個網站,上面有你發布的比賽模擬題。我如獲至寶,信心滿滿地準備大干一場,可是第一個六宮題就被卡住了。一番絞盡腦汁后,我決定先做下一題,奈何一山放過一山攔,一小時倏忽而過,我僅做出了4道題。

我望著被涂改得七零八落的試卷,心中從未如此不甘,點擊網站鏈接,我加入了數獨學習群。“歡迎萌新”,進群后的第一條消息,恰好是你。這不正是虐得我落花流水的出題人嘛?我心下一驚。那時以為模擬題是官方的指導案例,于是你在我心中,當即樹立起了威嚴形象。我恭恭敬敬地問候:“老師好。”

群里的氛圍,出乎預料地活潑。大家熱烈地討論解題方法,一個最普通的標準數獨,都能探索出七八種精妙的破解視角,更不必說那些紛繁復雜的變型題了。我在群中悄悄偷師學藝,很快就融入了大家的討論之中。

漸漸地我知道,你也是普通的數獨愛好者,為大家無償提供模擬題,源于興趣,源于熱愛,更源于發展數獨之使命。

彼時,像你一樣無私付出的數獨人,不在少數。大家熱心地指點我做題,傳授新題型的技巧和比賽攻略,我也在大量練習與求索中,重燃信心與斗志。七月盛夏,剛渡過考試月的我,揣著一大把鉛筆,踏上了“進京趕考”的火車。那是我第一次來北京,第一次參加數獨比賽,第一次見到你——四十上下的年紀,濃眉大眼,豪爽親和。比賽上下午各四場,兩百多名選手參加,前50名進決賽,前8名入選國家隊。上午的復賽,即敲定了新手如我落敗的結局,兩輪零分,排名146,而你發揮失常,47名涉險過關。

午后決賽,我坐在觀摩區,對著30分鐘12道標準數獨的試卷,做得哈欠連天,后面的變型和難題輪,更是絲毫摸不清門道。隔著幾排桌椅,我偷偷觀察你,你魁梧的身軀低低地匍匐在桌上,聚精會神填著數字,時而冰泉凝塞,時而銀瓶乍破。賽場上有八九歲的孩子,也不乏青壯年甚至老年,無一例外地認真專注。小小九宮格間腦力的較量,一下子抓緊了我的心。

賽后的聚會上,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聊著題目和圈內軼聞。我插不上話,便安靜地坐在桌角,鉆研賽題。你忽然問我:感覺發揮得怎么樣?

盡管做好了心理準備,我還是難掩失落:“不好,跟平時做題的感覺太不一樣了。”

你笑笑,“比賽嘛,綜合了能力、經驗,還有臨場發揮的運氣。”

你收起被我涂畫得亂七八糟的試卷,“別糾結了,這些題難度太大,你還是先從基礎練起吧。”

回去后,我像往常一樣,跟著群友有一搭沒一搭地PK高級題,卻被你叫停,發給我一大摞標準練習題,從入門到高級難度分明。你的語調嚴肅:“貪多嚼不爛,先練簡單題,每天一小時,計時做題。”

自此,雖未正式拜師,但我認定了你為師父,你也樂得對我這小徒弟傾囊相授。做題遇到卡點瓶頸,我總是第一時間求助于你;點滴進步與日常悲歡,都忍不住分享于你。而有時練題偷懶,你會“毫不留情”地敲打我;有時心情低落,你也會關心安慰,逗我歡顏。

在你的指導與愛護中,我在年底的大學生數獨賽上一鳴驚人,沖進前十名。第二年的大小比賽,成績也在穩步提升。

我天真地以為,永遠可以和你并肩征戰賽場,卻不想有一日,你我站在了對手的位置。

二、對手

那年冬天,一個重磅消息在群里激起軒然大波——第一屆數獨城市聯賽,將在魔都拉開帷幕。

每個城市選派一支五人的隊伍,隊員須為本地選手,僅允許有一名外援。比賽分為初賽、復賽和決賽,選拔八支隊伍進入決賽,角逐榮耀與豐厚獎金。

以往的比賽,都是選手們各自為戰,只有排名,沒有獎金,大家都是為愛發電。而這一次,各地區愛好者們都躍躍欲試,既為城市爭光,也為豐厚獎項,畢竟月亮與六便士,大家都想要。

你也不例外。去年錦標賽后,你便退隱了一線賽場,忙于事業家庭,而這一次,你決定招兵買馬,殺回江湖。你說,家門口的比賽,哪有不去的道理?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一向樂于傳道受業的你,早已在南城“自立師門”,隊伍高手云集,卻在最后一位人選上,產生了分歧。

一個是作為外援的我,一個是本地選手阿帆。

阿帆是你的開山弟子,據說初識時他還是個初三學生,轉眼到了大學畢業的年紀,淡出賽場有兩三年了。

彼時我大四,面臨畢業與求職。第二年錦標賽“一雪前恥”之后,我更加緊了數獨練習,城市聯賽,也是我畢業前最后一場比賽了。由于本地湊不齊隊伍,我第一時間想到了你。

“師父……”

隔著屏幕,我都能感受到你的為難。

我關掉對話框,靜下心開始分析各地區參賽實力。東城、西城作為老牌強隊,自不缺實力選手;北城黃教練頗有名望,且不說本地藏龍臥虎,想來做外援的高手,也不在少數;其余城市要么湊不夠選手,要么決賽打打醬油,最終逐鹿中原的,還是東南西北四支隊伍。

望著紙上寫寫畫畫的分析,我有點想笑,又有些想哭。

“你很想參加比賽嗎?”屏幕忽然亮起,你問我。

“嗯,師父你知道,這可能是我最后一場比賽了。”我似乎感到應該爭取一番,畢竟阿帆已經退隱賽場,論實力,我與之旗鼓相當甚至略勝一籌。但近水樓臺先得月,我沒有理由、亦無資格請求你,放棄他而選擇我。

連續幾日沒收到你的消息,群里的氛圍也開始變得微妙。解法和題目的探討分享少了,明爭暗斗、試探評議多了,火藥味漸濃,一向愛說笑的我也沉默起來。

“寒江,來北城隊嗎?”收到黃教練的電話時,我受寵若驚。

“啊,我非常愿意,只是……”

“我們相信你的能力。”電話那端,傳來黃老師爽朗的大笑,“聽說你想參賽找不到隊伍,那我們肯定舉雙手歡迎。”

放下電話,心里一塊大石頭落了地,雖無法和你并肩作戰,我也終于“擇木而棲”。我忍不住給你發消息,“師父,我要加入北城隊了。”

你很快回復,語調中卻沒有太多驚奇,“小寒江好好比,讓我們領教一下你的威力。”

我啞然失笑,該“領教”的是對手呀,卻倏忽想到,我和你已經屬于不同隊伍了。

我有些難過。東城、西城隊近年走向沒落,爭奪冠軍的焦點,就落在了北城隊和南城隊之間。我本是你一手培養出來的,卻以對手身份站上賽場,真可謂“相煎何太急”……

“別想太多,這可是你的收官賽,好好比。”

三、幫助

距離比賽還有近兩個月,我開始安心備考期末,備戰比賽。

我一如既往地跟著你做題,在那個與你初識的數獨網站。我常常在沒課的夜晚,尋一個空教室靠墻的位置,打開電腦,向你“宣戰”;你也常在忙里偷閑的午后,喊我上線PK幾把。

有時我們順著第一種題型往后做,有時誰先完成誰選題,你擅長連續類數獨,我擅長計算類數獨,于是彼此取長補短,各有輸贏。偶爾有其他人加入PK,但大多數時候,僅你我二人。你說,你也喜歡和我兩個人PK數獨的感覺,沒有目的,也沒什么壓力。

過了些時日,第二個重磅消息炸響——比賽題型公布了。鏡子摩天樓、超級連續、234位外提示、奇偶三明治數獨……四輪個人賽,兩輪都是非常規題型,分值之高,直接決定勝負。

我望著眼花繚亂的盤面,理解規則,尋找“潛規則”與突破口,從國內外的數獨網站上搜尋相關題型,卻總是無功而返。有一種闖蕩江湖的俠客被卸了劍般的無助。

以往比賽,題型公布后,群里都會掀起研討熱潮,這一次卻始終靜悄悄。我試探性地在群里發起話題,響應寥寥。一位不參賽的群友笑說:“各地大佬都偷偷備賽呢。”一語點醒夢中人。

隊友們忙于工作學習,隊群整日靜悄悄。我平素與他們交流甚少,對自己的水平亦不自信,故遇到疑惑,總怯怯不敢請教,想要練習資料,也躊躇不敢開口。

于是,我又想到了你,我的師父。

像往常一樣,我將自己的疑惑悉數拋給你,你也毫無保留地為我解答。我們依然相約做題,勝負起落,定格在網站首頁的PK記錄里。

可是很快,質疑聲四起。

你的隊友,不滿于你帶著對手訓練,我的隊友也好心提醒,暴露做題偏好,容易被對手針對。吃瓜群眾更是眾說紛紜,有說北城隊“挖墻腳”,有說南城隊安插臥底,更有好事者問我,你到底向著誰?

一邊是師門,一邊是隊友。比賽競技從來是公正至上,我深信自己不會徇私放水,為自己,亦為兩位隊長打抱不平。眼見流言之下,北城隊與南城隊的關系更為劍拔弩張,懦弱如我,卻不敢出面表態,亦不知如何回答,只好懷著雙份愧疚,進退兩難。

那段時間,我主動減少了與你的聯系,把苦悶憋在心底。聽聞南城隊在你的帶領下,訓練得風生水起。你和另一位隊友精心設計了幾套模擬題,還準備了大量新題型練習,付出的心血與必勝的信念,尤其堅定。

北城隊群里,卻依舊波瀾不驚。隊友都各自為戰,黃教練從各處搜羅了一些新題,可難度參差不齊,做完無人交流研討,還是毫無頭緒。

忽有一日,你發來一個文檔,“寒江,幫我驗套題”,并叮囑我不要外傳。

竟是我頭痛已久的幾個新題型。

我立馬反應過來,你又在準備模擬題了。新題型題源稀缺,設計耗費心力亦考驗能力,很多參賽隊都一籌莫展,這可是南城隊寶貴的訓練資料呀。你卻以驗題為名,與我分享,助我提高。

“收到!太感謝師父啦~”

敲下這句話時,我倏忽想起那些流言蜚語,受之有愧啊,受之有愧。

“師父,這是你們內部的訓練題,我不能收。”

我清空對話框,又敲下這句話。內心卻被誘惑狠狠抓撓。時下我太需要這套題了,為了排名為了獎金,為了漂漂亮亮地收官,為了向隊友證明自己……

盡管它似一只燙手山芋,但我真的很想一把搶過來,狼吞虎咽地吃掉。

我又刪掉了這句話。

“對方正在輸入”

屏幕那端的你,望著整整五分鐘的這行字,似是猜到了什么。

但出乎預料地,你什么都沒有說。

第二天一早,沉寂已久的數獨群,竟然炸開了鍋。

“號外,號外,資深出題人傾情貢獻模擬題三套,鏈接……”

是你,師父,你竟然把模擬題——你們隊寶貴的資料,與各參賽隊公開共享。

“比賽分城市,但數獨不分城市,預祝各隊取得好成績。”

我望著模擬題最后的這句話,竟一時熱淚盈眶。

四、輸贏

很快,數獨城市聯賽正式拉開了帷幕。

我又在賽場見到了你,圍在你身邊,嘰嘰喳喳問東問西,你還是一如既往地寬厚溫和,關心我的學習,紓解我的壓力。前兩輪基礎題,我答得不算好,甚至馬虎填錯了兩個數字,但后兩輪新題型,卻漸入佳境。自你發布模擬題后,數獨群漸漸又熱鬧起來,高手們紛紛解析思路,分享題目,我也因此學到了許多精妙視角,豁然開朗,信心提高。

成績榜上,新題輪也沒有如往常一樣,出現大片零分。

經過個人賽與團體賽的角逐,你我二隊,如愿走上了冠亞軍對決的賽場。

賽制共五輪,每輪選派一至三名隊員,每個人出戰不得超過兩次,五局三勝,決出冠軍。

此刻,賽場從紙上搬到了臺上。兩塊白板豎起,題目被大大地印在油紙上,上場的選手先背對題板,只待裁判一聲令下,便轉過身去,頭腦高速運轉,落筆有如神助。臺下觀眾則屏氣凝神,或緊跟思路,或另辟蹊徑,卻無不贊嘆于選手的氣場與腦速。“啪”,但見一方率先完成,筆帽合上,驕傲轉身,接受眾人的裁判。“答案正確!”裁判一聲令下,一輪勝負決出。

這是我第一次體驗這種賽制,上場前難免忐忑不安。隊友們紛紛鼓勵我,放平心態,當作一次尋常解題就好。我偷偷瞄向賽場另一側的你,正與隊友秘密討論上場順序。

我很期待與你同場PK,卻怕輸贏引發爭議,那些“挖墻腳”與“安插臥底”的流言,嗡嗡地又在腦海中響起。我仰頭望天,逼迫自己靜下來,卻恰好撞上你的眼神,竟那般單純明媚。你嘴唇微動,我讀懂了那二字:加油。

第一輪,南城隊勝!

第二輪,南城隊勝!

第三輪,北城隊勝!

第四輪,北城隊勝!

第五輪,也是勝負落定的一輪,竟是一道新題型。隊友將我推上賽場,他們說,這題型你最擅長。

南城隊上場的,是身經百戰的老將貓王。

我孤身一人站在眾目之下,有些羞赧,有些恍惚。轉身面對題目的剎那,世界寂靜無聲。那些平素與你研討的技巧、練習摸索出的規律、群里學來的視角,在腦海中一一閃過,而我不慌不忙,步步為營。

師父,這些都是你教會我的,過去我不理解你將模擬題公之于眾的用心,但此刻我懂了。輸贏是你在意的,但數獨的普及與發展,更是你在意的。通過資源共享,更多像我一樣的后輩嶄露頭角,弱勢隊伍得到發展提高,一支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

領獎臺上,我和隊友攜手而立,大大方方地接過獎杯。那些紛亂雜音消失不見,唯留你的那句:

比賽分城市,但數獨不分城市。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