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百年,孰能無過,人這一生,總會遇到認人無法理解的事情。
在今天這個社會,很多年輕父母都在忙于自己的事業(yè),照顧兒女的任務,取而代之落在了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的肩上。
隔代親的疼愛,并不少于父母的付出,在當今,少生優(yōu)育的小孩,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在帶養(yǎng)孫子,那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放在手里怕摔了,要星星能給摘月亮最好。
曾經(jīng)在一篇文章看了一碗面的故事,看后感觸很深,培養(yǎng)一個孩子,還真不是就給他們吃好穿好那么簡單。孩子出生來到這個世界,就像一張白紙,是父母在那張紙上添加了顏色,孩子在成長中,我們很多處世的方法與道理,看起來很樸素,但這些做人的仁愛,品德,善良,在原則上還是有點影響。
文章里面奶奶每天送孫子上學,早上總要帶著孫子在一間牛肉面店里吃早餐,奶奶心疼孫子長個子,每次都要把牛肉夾給孫子吃,開始孫子小,也不懂得什么,慢慢就成為一種習慣了,有一天孫子發(fā)現(xiàn)奶奶沒有夾牛肉給自己,孫子問奶奶是不是把牛肉給吃了,奶奶說沒有,剛才在柜臺的時候我把牛肉夾到你碗底下了,不想孫子卻又哭又鬧地說,你騙人,肯定是你偷吃了,把一碗面都弄翻在桌子上,奶奶沒辦法,就說,那我再給你買一碗好吧!當奶奶跟老板說時,老板實在看不慣這熊孩子無理取鬧,老板說,今天給雙倍的錢都不賣,無奈,奶奶只好帶著孫子走了,過了沒多久,一位中年男子帶著剛吃面的祖孫又來了,中年男子說要三碗面,當老板把面端放在桌子上時,不料男子卻把三碗面都倒在桌子上,丟下一百塊錢,臨走時惡恨恨的說,老子有的是錢,你能怎么的。
對于男子的言行,旁觀者只能望而興嘆,可憐奶奶盲目的溺愛,可嘆這種用錢說話的父親,只能用一句話形容,那真是牛逼,這么牛逼的老子如果沒有教出牛逼的兒子,那真是奇跡了。
孔子讓梨的故事,在當今不是孩子不知道,只是很多家庭讓這種寵愛給掩沒了。
做為父母,我們常常會教道孩子一些簡單的道理,什么事情該做,什么事情不該做,什么事情是好的,什么事情是壞的,這些對于小孩來說只是人生的方向,很多道理還是要他們自己去把握,
在這個世界只有父母對兒女的愛,那是真正無私的付出。
在我小時候,每次家里殺雞,母親就喜歡吃那個雞頭,有時我們想起來也會給她夾一塊雞肉,可是母親總說這也不喜歡吃,那也不喜歡吃,我還吶悶了,這么好吃的雞肉,為何母親偏偏喜歡吃一個雞頭。
后來我們都長大了,我在廣東打工回去,母親又殺雞,我知道母親喜歡吃雞頭,自以為是,最先把那雞頭夾給她,不想母親卻說,其實我也不喜歡吃雞頭,那時人多雞又小,你們都不喜歡吃雞頭,丟掉又可惜,你們都在長個子,希望你們多吃點,聽了母親的話,我感動的真想哭,想起這么多年,母親一直做最苦最累的活,卻總把好吃留給我們,當我們長大了,母親老了,我們卻不知母親的喜好,我們又把最好的留給了下一代,人啊!古人說的話太經(jīng)典,真是娘肚里十個兒,兒肚里沒有一個娘 。
父母在孩子一生中無法替代,孩子是從父母那里開始認識了人和世界,我們應該給孩子真實的成長,讓孩子懂得尊重,懂得仁愛與善良,懂得勤奮好學,一步一個腳印,走好自己的人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