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表演和觀看是一種普遍性的人類行為,人有表演和觀看表演的需要……人是在自我表演和觀看他人表演中生長和發展的。”讀到《人在表演和觀看中成長》這篇文章時感觸比較深,看到“表演”兩個字,腦子里突然浮現出一張特別鮮活的面孔:大大的眼睛,很亮;胖乎乎的臉蛋,黑黑的頭發,很精神;眉飛色舞,表情特別豐富,走路更具特色,甩著肩膀一晃一晃的就進了考場。
? ? ? ? 這是期中考試第一場我見到他時的印象,從他走路那姿勢,當時我有個預感:未來兩天的監考可能不會太平。果然兩天下來他鬧出不少動靜:一會去廁所,一會流鼻血;一會給周邊認識的同學眉飛色舞的打眼色,一會說桌子有窟窿影響答題要去拿墊板,我仔細一看桌子沒孔,是一根鉛筆鉛在答題卡下面;一會趴頭睡覺,當我拍了拍他,他騰的坐直了抬起頭:老師我沒睡覺。要不就是開考一會后缺涂卡筆或者少尺子;或者不經允許就下位;他似乎對規則和紀律無意識,有事也知道不舉手,站起來就說話,聲音特別響亮擾的全體考生都看他,這時的他面帶笑容又有點小得意。我壓著心里的火小聲地告訴他有問題先舉手,說話小點聲別影響其他考生。當有一次他又毫無征兆的站起來提要求時,我沒說話靜靜的看著他,他突然好像想起了什么,又坐下了,然后舉手。我簡直有些驚訝了,突然有種“孺子可教也”的感覺。這孩子似乎比較異類,每一場我們總得輪流過去給他做思想工作,提醒他好好做題,認真檢查。他每次聽完后態度還不錯,但是很快又故態萌發。
? ? ? 人類的表演需要與生俱來,表演自身就是人的一種內在需要。他的表演與眾不同,我也由火冒三丈逐漸變得心態平和。我開始觀察他,發現每當他的表現吸引了其他考生和我們的目光時,他會特別得意和興奮,眼睛閃閃發光,好像很有成就感。他身上很矛盾,表面是滿不在乎但內心似乎缺乏安全感,言行無狀的背后似乎是更想獲得別人的關注,有很強的表現欲卻總是用錯方式。
? ? ? ? 短短兩天接觸,深深記住了這個特別的學生,也從側面對他有了一些了解,這是能把班主任氣哭的孩子。沒想到臨放假又遇見了,他禮貌的跟我打了聲招呼,一句老師好讓我看到了他閃光的一面:學會了有事先舉手,見面了能禮貌打招呼。我想教育有時候真是個慢過程,需要耐心一些,這樣的學生確實比較讓人頭疼,但是也需要更多的關注和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