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之后,覺得這部電影能上映真是讓人挺驚訝的。
就電影而言,儼然已經出現了很多社會問題,“市民活動”已經吸引不到政府的目光,市民供養的這幫人似乎并不怎么關心他們衣食父母的生活狀況
這時候你就會覺得當局都干什么吃的,去他大爺的市場調節、宏觀調控,全是騙人的。結局的時候你有可能會覺得,政府可能是在給英雄造時勢
剛看完的時候這么想著…
電影里面包含了一個關鍵的價值觀:程勇決定不再賣藥
他做這件事情的初衷只是為了掙錢,現在,錢掙夠了,金盆洗手,沒什么不對,一朝得意寒相暖,他不需要為萬物皆成雨露春負責,也不需要去接受來自別人給予人性上的道德綁架
我想起了高曉松自述的一段個人經歷:
在美國的時候,有一陣子住十樓,一天早上六點火警,手里只拿了信用卡就出來,出來之后按著隊伍沿墻右邊往下走,另外一邊留給消防隊,前面有兩老太太,特別胖,手挽手,當時剛到美國不久,懷著從小自己受過的教育,心里想扒拉開老太太,大步往前沖。但是年輕小伙兒、中年漢子…所有人都跟在倆老太太后面慢慢慢慢往下走
我想說的是,尊重自己的同時也尊重別人選擇生活的方式,誰也不應該被放到煎熬的鐺上面去反復地烙,畢竟人更多的只需要對自己負責
至于黃毛說看不起他,首先要搞搞清楚,咱兩只是簡單的合作關系,我有貨物來源,你有銷售渠道,我剛好需要,而你剛好就有,性格也一拍即合,所以我們成了一個team,這種簡單的關系并不需要為別的東西買單。至于在這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同窗之誼、兄弟之情,另當別論
我想最后他出于對生命誠可貴的敬意,壯烈的回歸,因為對于遲早落網這件事,他太過心知肚明
他有罪嗎?有,他拯救了很多人,但是也傷害了很多人
影片把“格列寧”正品研發的公司塑造成擾亂市場秩序、哄抬物價、還想市場壟斷的不良企業的形象,但是稍微百度一下就知道“格列寧”的研發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對公司來說,不可能請一幫人來做慈善
好吧,都是金錢惹的禍,“世上只有一種病,窮病,沒法治也治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