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接到教導處的通知,要我在例會上談一談我的讀書生活。這讓我想起幾天前和幾個朋友聊天,朋友看過我的朋友圈,看過我寫的一些東西,還在我的簡書上給我打過賞,他們給我的這種喜歡讀書和寫東西的生活方式加以贊賞,覺得還行,鼓勵我堅持下去。記得我當時就告訴朋友,我的這種行為,充其量是一種愛好,就好像女人愛逛街男人愛吸煙一樣,是我的一種愛好,一種消遣,一種消除壓力的方式。既然一定要說,我就把這種我自認為樂在其中的生活和大家敞開心扉聊一下,說得是與不是,貽笑大方吧。我盡量把時間控制在十分鐘之內。
一 個人的讀書
平時,我喜歡讀書,也喜歡買書,我的讀書范圍很廣泛,跟著微信,喝了很多 有毒沒毒的雞湯。假期里,跟著手機利用碎片化時間讀了美國作家丹尼爾.卡尼曼的《思考,快與慢》,美國作家理查德.懷斯曼的《一本正經又荒誕的行為心理學》,中國作家劉未鵬的《暗時間》,美國作家弗里德里希.馮.哈耶克的《通往奴役之路》,美國作家埃里克.霍夫的《狂熱分子》等七本書,零零散散的時間,零零散散的閱讀,使我了解了心理學,歷史,等很多方面的知識。我喜歡讀一些文學性較強的書,哪怕是一些大部頭也愿意讀。假期里讀了一本紙質的線裝版《清帝全傳》和《秦漢》,歷史性和故事性都不覺得枯燥,再厚的書也能漸漸讀完,而且讀來心潮澎湃。對于一些教育名著,我都是望塵莫及,不敢輕易的去讀,有很多教育理論教育名詞都很難弄明白。前一段時間聽康磊老師的培訓,受他啟示要試著去啃幾本硬書,即使難啃難讀,也要認真去讀。于是,我開始讀小學語文泰斗于永正的教育書系《我怎樣教語文》這本書是八月25號以來我讀的第一本硬書,正如于永正老師所說,他的故事他的書,來自教育的第一線,所以并不生澀難懂,讀后我感受很深。比如于老師說,語文課本里有人文性,老師這本書里更要有人文性,而且老師身上的人文性對學生的影響,要大于語文書里的人文性。要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點燃心中的夢想,使學生有美好的憧憬和追求,。語文教學的最大成功之處,應該就在這里。眼睛不要只盯著“語文”,還要盯著“人”,教學時,一只眼睛盯著語文,一只眼睛盯著人,這才叫完整的語文教學。
愛因斯坦說:“當一個人把在學校里所學的東西全部忘掉之后,剩下來的才是素質。”當我聯系到自己,覺得這句話真的很有道理,從小學到師范學校,十余年的讀書生活,讀了最少二十本的語文書,絕大多數內容都忘掉了,許多課文連題目都記不清了,忘得最慘的就是老師的分析、講解——幾乎一句都沒記住,那么,語文教學到底要教孩子們一些什么呢?《我怎樣教語文》這本書告訴我,語文教學教的不是課文而是語文,用教材教識字、教寫字、教讀書、教表達、激發興趣,培養習慣,繁瑣的分析和講解沒有必要,要把3500和2500保住就行了,3500就是識字量,2500就是寫字量,一句話,語文教學就是要把語文的根留住。說開來也就三點,第一點,重視朗讀,第二點重視寫字,第三點,重視寫作。《我怎樣教語文》這本書從方向上指導了我的課堂,讓我把語文課堂從繁瑣的教教教中解脫出來,把時間和空間留給學生,把語文課上成語文課。把復雜的事情簡單化,這就是《我怎樣教語文》這本書給我最大的啟示。
二、和小豆包們的讀書生活
我自己喜歡讀書,我的課堂也從來不缺書。但很多家長可能不理解,那你平常讓學生買的那些書和成績有關嗎?你每周上那么多閱讀課,會不會影響孩子的成績啊?早讀課都不讀語文書,讀那些兒童詩,古體詩,甚至是繞口令,考試的時候用的上嗎?好多家長都問過我這些問題。我個人認為,在小學階段,一個孩子,只要學習習慣不壞,重點培養閱讀就可以了,上那些補習班啊興趣班啊,說不定正好扼殺了孩子的學習興趣。去年,我們一三班共讀了一本書,《綠野仙蹤》,每個我上的晚自習,或者是課堂之余,我會讀給孩子們聽。書里面主人公多蘿茜的傳奇經歷,深深地吸引著每個孩子的心。書里多蘿茜的堅強勇敢,信念堅定,影響著書里的其他人,膽小獅,鐵皮巨人,稻草人,多蘿茜的小狗,每個人的命運都牽動著一三班孩子的心,就連什么都不會的胡文軒聶其春都聽得出神。我不敢說一本書能給孩子多大的影響,但這種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每一個孩子都是塊可以開發的玉石,而讀書,就好比打磨玉石的過程。因為讀的書多,一些較難的學習領域他就會有接受的能力,并能更好地理解與學習,這是任何輔導班也做不到的事情。
我說一件很奇怪的事兒,我們班有一個孩子叫胡文軒,一樓辦公室的老師都知道他,都稱他“你們家軒軒”這個孩子父母離婚了,據媽媽說,幾個月時受過重大驚嚇,被開封一家醫院判為小腦萎縮,性格孤僻,什么都不學,也學不會,媽媽不知道是出于補償心理還是因為有錢,幼兒園就是在滑縣有名的貴族幼兒園華通幼兒園上的,一年級又送到了咱這里。一年了,語文數學都是一位數,洗澡洗臉涮牙都成問題,剛剛來是大便都不會,生活老師手把手的教。去年,上一學期,我們班晨誦的內容是三字經,每天早讀不讀語文書,反復讀三字經,我給他們講述里面涉及到的或者沒涉及到的故事。比如孟母三遷,黃香溫席,孔融讓梨等等,還有涉及到的各種知識,比如什么是三才,什么是祖宗八輩兒,什么是四書五經,等等。就是胡文軒,這次暑假開學他媽媽告訴我,暑假里他們娘仨一起去旅游,在路上胡文軒在車上背誦三字經,還給媽媽講里面的故事,背的內容就連他上大學的哥哥都不知道,因為我們去年三字經背了真的很多很多。但是胡文軒在課堂上從來都是三不政策,不張嘴,不寫字,不出聲,可是他卻背會了我們去年所學的所有東西,我想,這就是書的功勞,這就是經典的功勞。每一節課在潛移默化中在他的記憶中留了痕。他現在在課堂是依然是三不政策,已然是什么都不學,你講你的,我做我的,我們每一天的早讀課他會乖乖地坐在位置上,依然老樣子,我期待著他像上一次一樣,能學會一些東西,哪怕考試依然那是一位數,就像一朵花,他在等他的花兒期,我也在等。我相信,人生里,除了考試,還有很多路,讓我們美美地走下去。
體胖還要勤跑步,人丑還要多讀書,人這一生,身體和靈魂,總要一個在路上。因為職業關系,我們暫時做不到行萬里路,就讓我們讀萬卷書吧!我的發言完畢,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