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離家,都要難過,歷來如此。
大學之前,從沒住過校。即使高中時家和學校分立一座城市的兩邊,依然是每天騎著車來回往返。歸屬感和安全感,在別的地方得不到。
從上大學開始,每次離家就成了每年必須要面對的痛苦的經歷。坐汽車或者坐火車,母親都會送到車站,等我進了站里,一直到看不見為止。后來有一次母親輕描淡寫的提到,每次我走之前的幾天,她就開始心煩意亂;離開之后,她心里都要難受好幾天。我也是。
有時候真的想,當時為什么要執著于離開家鄉,跑到那么遠上學也就算了,然后又跑到一個更遠的地方上班。現在每年回家的時間零零散散也就一個月,回家之后母親首先問的就是,這次能待幾天,什么時候走啊。有一首詩,入眼之后就再也沒有忘記。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發愁看淚眼枯。
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參加工作五年以來,今年是第一次在家里過年——其實就過了個初五,大年夜還是在單位值班的。之前的幾年,或者是母親來我單位和我一起過,或者是她自己在家里。過年嘛,本來過的就是個氛圍,沒有氣氛也就不算過年了。
之前母親來單位和我一起過年的時候,都是住在單位的公寓樓里,雖然每次也就是一周左右的時間,但感覺那就是家了,比任何地方都溫暖。公寓樓里的房子不大,基本就是一室一廳大小。等母親走之后,我獨自一個人坐在那屋子里都要難受半天,就這么幾天的時間心里就要悵然感傷一下。這些話真不像是一個一米八的男人說的話,但事實就是這樣。
從家里回單位,要坐一夜的火車。不知道現在養成了什么壞毛病,每次回單位的火車都要做惡夢,痛苦的把自己驚醒的那種。都是被什么扼住了脖頸,呼不出動不了的感覺。一段時間就很怕坐那趟車,必做惡夢。我平時睡覺都是不做惡夢的,不知道這是不是對離家的憂傷已經到了一定程度。
曾經在那個全國十八線城市生活了十八年,感覺自己早就呆膩了恨不得出去就不再回來;曾經在父母的管束下生活了這么長的日子,覺得自己長大了想自己去闖蕩了;曾經夢想仗劍走天涯,看一看世間繁華。原來一切都是假的,終究還是逃不出家和家人的駐守。以為自己可以毫無顧忌的去沖去闖,誰知原來離家的每一步都是心酸惆悵。
如果可以重新選擇,我希望選一個可以經常回家的工作。就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