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我下次想要找你。
曾經的時候,對于任何一件物品總是喜歡花上很多時間去對比去選擇,買定離手后也經常會出現后悔的情況。不過隨著年齡的推進和自己對生活的閱讀,似乎也就變得開始釋然了。至少現在在買東西的時候干脆多了,后悔可能依然會有,但是不會糾結也不再為此而影響接下去的心情,因為糾結有個毛線的用啊。
很多事物本身是無法永恒的,正確的態度就應該是不再去過分的追求所謂的永遠而應該去過好當下的每一個階段去體驗當下的每一個階段去學習當下的每一個階段。就像衣服鞋子一樣,曾經有買到過一些穿起來用起來感覺都是不錯的衣服鞋子,但是一年兩年后這些衣服鞋子終究該破的破該換的還是得換,且當你想再去買同款的時候發現絕大部分早已是沒了蹤影的。
對于現在的我而言,我認為事物都是有生命的,而且讓事物有生命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因為有了人的參與。很喜歡體驗生活的過程,特別是靜心去觀察去感受的時候,那種感覺很充實很美妙,有種仿佛和宇宙萬物接觸甚至融為一體的錯覺。
要想簡單生活快樂生活,其實背后是需要不斷的吸取各種能量和不斷的豐富閱歷的,否則就會是越簡單的事情感覺越難。沒有情感因素的事物的生命會很快終結也了無生趣,但是關于情感的生命卻又是難以把握和經營的。不斷的學習讓生命變得強大變得更有活力,而不是消耗和加速生命的終結。
現在的自己確實又是處在一個瓶頸期,不管是工作還是情感,不過一切也都充滿著無限可能。2015年至2016年第一次嘗試兼職創業(一個旅行項目,今年初已暫停),之后則開始了新的全職創業。
創業的確是一條不歸路更是一條苦逼的道路,當然借此契機也確實讓自己改變了不少,不管是所謂的技能還是所謂的想法。所處的位置不一樣,出發考慮的角度不一樣,要面對的人事物也完全不一樣,這些都是一種挑戰和自我改變的契機。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是“下次”,下次有機會約起,下次有空找你,下次找個時間一起玩,下次組隊走起,下次......
世界上最低廉的想法是“我想”,我想可以這樣,我想應該那樣,我想和你在一起,我想...
早已厭煩了和討厭自己的“下次”和“我想”,所以改變也是迫在眉睫。找一些同頻率的人,一起去做些有趣又有意義的事情,然后聚集更多熱愛生活讓生活變得更有趣的人。
一個人可以走得很快也可以走得灑脫,但是一群人才能走得更遠更富有力量。從一個程序猿的角度出發,需要去重新認識一些能建設平臺的人,其中主要是設計師、前后端工程師。從一個產品汪的角度出發,需要去重新認識形形色色的人并參與各種形形色色的活動,從中感知和體驗種種的酸甜苦辣和更好的了解人性發現需求點。從一個營運喵的角度出發,需要去重新學習各種段子文案及了解媒體傳播的有趣規律,從各個平臺中洞察人性學習人性借助人性。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就是,下次我想要找你。不過,我現在剛好就在找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