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周末做了一件特別的事情,我把家里不用的書賣了,一共112本,大約1000元。
事情的起因是在讀書群里看到朋友說的一個買賣舊書的公眾號多抓魚,我就想著把自己家里的書也賣一部分,這些書多數我都看過了,部分是買來后發現不符合自己的喜好,但是因為我只看紙質書,并且基本只看自己買的書,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也很常見。我知道這些書自己以后都不會再看了,所以放在家里也是一種浪費。
周五下夜班后,我把不需要的書整理了一下,大約100多本,主要包括小說、散文、傳記、哲學、法律和經濟。我看了公眾號多抓魚,發現里面的書賣的多是5折、6折和7折,但是它在收購時多是 1折、2折和3折。所以我就想先在自己的朋友圈問一問看是否有人需要這些書,一律3折,畢竟我的朋友圈有很多喜歡閱讀的人。
果然,剛發完朋友圈,就有大學同學來買書了,她買了3本,一共40元。我們書香炮的王主任告訴我可以在我們的二手書交流群發鏈接,這個群里的朋友是我遇到的最喜歡讀書的一群朋友了,很多人平均每天能讀一本書,而且還有不少朋友是直接閱讀外文書籍的,實在是令我佩服。大家的閱讀質量都很高,以文學經典作品為主,通過每天的打卡記錄,我可以發現很多自己從前不知道的好書。群里的朋友看到鏈接后,好幾個加我好友詢問書籍情況,并且下單購買了。我熱愛這群愛讀書的人,雖然我平時很少在群里聊天。
因為自己的朋友圈就那么大,好幾個朋友看到我的朋友圈后都幫忙進行了轉發,正是因為他們的轉發,更多的朋友看到了這條消息。最后一共22單,72本,766元。因為自己過去的8年都是在鄭州生活的,所以鄭州的好友最多,有14單來自鄭州,其中有3單是南陽的,就不需要郵寄了。
朋友下單后,我就去隔壁屋子把書籍拿過來,因為總是有朋友會先后選中同一本書,這樣做可以避免一書多賣。因此下夜班的我只能忍著瞌睡來回穿梭,哪怕我下樓買晚飯的時候,也有朋友咨詢賣書的事情。因為周六晚上足球隊有訓練,我早已答應了隊長能參加,所以雖然沒休息好,還是按時去參加了訓練。訓練結束后,回到家一看微信,又有好幾個朋友加我,我已經累得不行了,但是還是堅持回復了朋友的信息,其中有一個特別的朋友。
周六上午我準備把這些書籍寄出去,雖然快遞費用由對方出,但是我還是想找個便宜的。我知道郵政小包比價便宜,所以想著把書都裝在書包和箱子里,統一郵寄。我先背了一包書去樓下路口的郵政快遞,但是營業人員告訴我這個營業廳的快遞業務今天不營業,我只能去橋下的那個郵局。騎電動車過去后,營業員告訴我郵政只能用箱子郵寄,一個箱子4元,或者是我自己提供箱子。我肯定沒有那么多的箱子,只能選擇用郵局的箱子,她又告訴我郵局現在沒有箱子,至少要到下周一才能到貨。我就放棄了郵局寄書的想法。
回到家后,我想起來去年畢業時用的德邦快遞也不貴,就打電話咨詢了一下。省內起步價11元,每增加一公斤,加收1元。我想了想,還可以,不算太貴,因為3、4本書的話都不會超重。我就把這些書按照朋友下單的先后順序,擺在了床上,然后用紙和筆統計了每個人的下單情況。做完這些之后,我才想起來忘了算賬了,我只好又重新看了每個朋友下單的情況并且計算了費用。在這個過程中,快遞員過來了。他按照我擺放的順序,一個一個打包,然后我在上面寫上收件人的名字。做完這些之后,快遞員對超重的書籍進行了稱重,最貴的也就14元,外省的稍微貴了點。做完這些之后,已經12點了,但是還需要填寫快遞單,幸好現在可以填寫電子單,快遞員給我說了下填寫的方法。我就坐在電腦前,開始根據手機微信上每個朋友發過來的地址、電話和姓名,按照快遞要求的格式抄寫。
上文提到的特別的朋友,是我的一個校友,他在孔夫子舊書網上賣書。他提議可以把我賣剩下的書放到他的店里銷售,然后我自己定價,所有盈利歸我。可是我嫌麻煩,尤其是經歷了這個周末的賣書過程,花費了我太多時間,所以我提議按照多抓魚上面的價格,把剩余的書籍一次性全部賣給他,他說這樣也好。今天上午我就把這些書統計了一下,總共40本,用德邦快遞給他寄過去了,快遞費29元。他會根據這些書的情況和多抓魚的報價給我一個合理的價格,有對下圖中書籍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聯系他。
至此,我的賣書經歷算是告一段落了。我實在是沒有做買賣的潛力,這個過程太消耗能量了,本來休息日應該用來看書的,卻沒有看多少書。不過,掙的這1000元又可以買四五十本書了。以后賣書的機會就少了,因為現在越來越明白自己喜歡的書籍類型,所以更容易買到自己喜歡的書,不過買重書的事還是時不時就會發生的。
不談賣書的事了,還是做飯去吧,吃飽了才能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