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享島早餐2016-06-24
青山資本:創業的“免費時代”終結了?
來自美國的行業數據讓我們有必要重新審視所謂資本寒冬的涵義。
資本寒冬.pic.jpg
數據顯示,全球投資人共同現金持有量,已經創造了自2011年911以來的新高。這意味著,雖然創投圈還在叫嚷資本寒冬,對于創業者和投資人的意義并不同。
簡單來說,創業者是真沒錢,投資人是真有錢。只是投資人大都捂緊口袋,謹慎投資了。
原文鏈接:《創業的免費時代結束了》
星星說
- 資本就像洪水,越捂水位越高,總有憋不住的時候。這是一個輪回的結束,是另一個輪回的開始。
- 大燒錢有兩種:
- 一種是亞馬遜京東式燒錢。就是這種商業模式的財務模型本身盈利周期就比較長,這種創業可能需要20年才盈利,一旦盈利,幾年就賺回之前全部燒的錢。對于他們來說盈利是分分鐘的事,停止擴張馬上就盈利,但長期看得不償失,做大是這種企業的唯一選擇。
- 另一種是補貼大戰。從咱們團購一直延續到O2O、外賣、滴滴快的優步。這個顯然不可持續,也沒有創業者想持續。完全是資本洪水支持了競爭造成的,不打出你死我活來停不下來。
- 如果即沒人跟你打,也不是財務模型的長期投入,干燒錢維持用戶增長,肯定是要死的節奏
- 更重要的是現在進入了燒錢也沒用的時代。還是老老實實搞創新吧。
新生事物的誕生規律
李笑來總結的創新規律:橫空出世,向前突進,向后鉆研
* 突然有個問題要解決
* 不管三七二十一向前突破
* 用盡各種辦法先把問題解決掉
* 在這個過程中,能補的補,補不上的先放
* 反復迂回前進
星星說
跟我們日常的慣性感覺完全相反,新事物不是一點兒一點兒積累,什么都準備好了才出來的,基本都是“橫空出世”。自然界的規律本就如此,宇宙不是一個星球一個星球搭起來的,就是一次大爆發。
這是個觀念也是個方法論,在資本寒冬下創業就得這么干:找到問題,直接干起來,用最土的辦法直接開展業務,一邊做現金流一邊縫縫補補,迂回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