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photo reading課程學習結束第二天,還處在很棒的一個狀態,感覺這個世界很美好。
第一次知道PR,是在16年7月份的時候參加了神田老師photo reading的體驗課,也被PR深深震撼到了。當時對于深度課的糾結在于地點和費用的考慮,當我9月份報名的時候,只能排到17年2月份上海場了。后來報名深度課的還有一個契機是,帥去上了深度課還開了個群每天分享他PR的書籍,從而促使我也要自己去體驗一下。
PR上課前一星期,因為時間有沖突,還以為去不了了,最后調班解決了。到達上海入住酒店都凌晨了,但絲毫沒有影響我第二天課程的學習。
day 1
第一天的狀態是比較興奮的,而且因為之前參加過photo reading的體驗課,看過神田老師做photo reading,也讀過他寫的《10倍速影像閱讀》,大致知道photo reading的步驟,所以聽課多過程還是比較清楚,也很容易吸收。
第一天對我影響最大的是打破固定思維:未做先信。很多我們認為不可能的,都是基于我們現有的觀念做出的判斷。所以,對于我們覺得不可能的事,可以用一個開放的心態去接受它。“可能不可能,等你來完成!”
第一天大家都會有一個顧慮:感覺photo reading會看漏掉部分內容,但其實你看到的內容都吸收了,潛意識里都知道。而且photo reading是一種很好的選書方式,這樣可以節約時間。有時候我們會糾結買了的書不讀會浪費錢,但是讀完之后發現這本書完全沒有用,這時候損失的不是三四十元的書價,而是你發在閱讀這本書的時間。如果你真的覺得時間比金錢重要,那么就不要糾結沒有看全作者寫的全部內容,而是你想從這本書中獲得的東西有沒有得到。
day 2
第二天的學習狀態是比較迷糊的,第二天的內容對我而言,是全新的,對新內容的相信還在飄浮狀態。有很多疑惑是因為我存在不相信的部分,以及會要求自己一次就要會的狀態。
中午好好休息了一會兒,上課前狀態比較輕松,而且驚喜的是之前一直看不出來的3D圖,可以無壓力的快速看到。這個狀態也讓之后的課程學習也變的順暢,最后也能夠PR一本書,同時能跟其他小伙伴分享書中的內容,有種滔滔不絕的感覺,連自己都沒有想到,短短的30分鐘PR可以有這么多的收獲。
每次課后都會有答疑會,我們也會把自己的問題貼在問題欄里,石森老師都會很有耐心的解答我們的疑惑,我們硬是拖了老師1小時的時間答疑。
day 3
早上石森老師帶我們做了完整的一邊PR,只花了差不多半小時就輕松的看完一本書,感覺都要飛起來了。在集中的時候,我看到了我內心的小孩也在一直在翻書,在舞蹈。
之后進行主題閱讀,一次閱讀4本書,解決一個問題。就像跟四個專家討論一個問題,聽取他們的意見,最后,自己得出最后的結論。這就是主題閱讀的意義。但當時做主題閱讀的時候,我不是很通透,只是跟著老師的步伐來,最后也能跟小伙伴交流分享。PR完4本書,花了1小時不到的時間。
最后的最后,帥和琦琦都分享了他們的PR經歷,PR對他們的影響。我們都掌握了心法,但最后武功練就的程度,就要看我們之后的強化了。
三天的課程讓我對手機完全無感,下課的之后常常會忘記拿手機。很喜歡每次上課都換座位,認識不同的小伙伴。很喜歡每次 PR結束之后,都跟其他小伙伴進行分享,將自己的書籍的跟他人分享,加強了對書本的理解。很喜歡每天早上大家分享新鮮事/好故事,打開美好的一天。很喜歡石森老師,她超級可愛,每次跟她擁抱都很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