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RIA學習力導師踐行營03

M1W3作業

RIA學習力導師踐行營#

自選拆頁:《從拖延到自律》P167

如果當我們有了達成某個目標的行動直覺時,制造一個所謂的“發起儀式”,即倒數計時5、4、3、2、1,這個時候,我們內心的默認想法就被打斷了,而它的出現會刺激大腦的前額皮質,也就是負責行動和注意力的部分,促使我們做出行動。

以運動這件事來說,我想踏上跑步機開始30分鐘的有氧訓練,但通常我不會馬上去做,而是會萌生出其他的想法:晚點再運動行不行?我能不能堅持跑下來?之后,我就可能把這件事往后拖,甚至放棄這一天的訓續,安慰自己說休息一下也無妨。

在這件事情上,我的需求是通過運動換得健康的身體,但這種需求與行動之間,卻不是直接關聯的關系,它們中間還隔了一層“我的感受”。如果在產生需求的那一刻,我開始倒數計時:5、4、3、2、1,那么感受就被刻意屏蔽了,需求與行動則被直接關聯起來。這個步驟,不是在奪回我們對自己的控制權。其實,需求與行動之間的關系本來就很簡單,通過行動去滿足需求,僅此而已。

I便簽:
這個片段講了,當我們有行動的直覺時,如何跳過想法,先行動起來,建立需求與行動之間的關系。
在我們過去的拖延經歷里,有了做某件事的想法,在行動之前會各種分析利弊得失,思考、琢磨,對比分析,想得太多了,就更難以行動。當滿腦子都在糾結“要不要去幫”“做了怎么樣”“不做會怎么樣”時,越發不想動了。哪怕我知道如果做了將會帶來好的結果,但當下糾結狀態很難讓我邁出那一步。

我自個的例子。我在一年多前轉行做了一名保險代理人,作為一名銷售人員,主動跟客戶打電話,跟進銷售線索,促成銷售結果是必做的功課,但是每一個銷售電話撥出都會讓戰戰兢兢,即使電話對面是我的老同學,過往的老同事或者是朋友,我會預設各種類型的對話,會預想對方可能在開會,可能在忙,可能不方便接我的電話......前前后后想半年,終究沒有撥出電話。

其實,打出這通電話,可能就會帶來銷售機會。但想得太多,就難以行動。

如何克服這種心理障礙呢?書中教了我們一個方法:
產生需求的那一刻,就跟自己倒計時:5、4、3、2、1,不給感受醞釀的時間,將需求和行動直接產聯起來,奪回對自己的控制權。

結合我的工作情況,我有了跟某個客戶聯絡的念頭,立刻在心中倒數5個數字,然后就把電話打出去,電話接通,我就知道自己要說什么了。

通過倒數5個數字,建立需求與行動之間的聯系,不給自己太多思考的時間,讓行動變得簡單一點。

A1:
我每年都會做100天運動,但今年的100天行動執行不太好。一開始的計劃是將運動放在晨起后第一件事,但常賴床,要跟小伙伴進行晨間閱讀,或者又突然生起其它念頭,擔心時間不夠,擔心運動完太疲憊,出汗了洗澡洗頭太麻煩。早上的運動不能正常開展。早上想推到下午,下午下班后又覺著身體疲勞不想動,所以100天運動斷斷續續。

A2:
準備今天睡覺前做一小段運動,計劃9:30開始。等時間快到時,在心中默念5、4、3、2、1就換好衣服動起來,摒除所有對行動有阻礙的想法。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