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媽,來不及,我不吃了,快要遲到啦,八點打卡呢!”
“兒子,在吃兩口,不然會餓出胃病的。誰叫你早上睡懶覺。”
然后,嗖的一下竄出了大門,打了個的士,就匆匆上班去啦……
早干嘛去了,知道要上班,都是跟時間比賽跑。
今晚看了一本書,叫《最好的反思》。
故事開頭很凄涼,一位高考學生暈倒在學校門口,父母心急如焚的搖晃著身體,后來打聽才知道,這位學生因高考遲到半小時,監考老師沒有給他開后門,而是一口拒絕,學生急忙跪地磕頭,直到額頭出血也監考也是按章辦事。真所謂“沒有規規矩不成方圓"。
后來只聽監考老師甩下一句真理:“遲到久了,就不必到了"!
這種場景比比皆是,約會,面試,相親等等……
如果遲到了,盡管不停的說“抱歉,對不起,"等等解釋,那就錯了,如果一個人連輕重緩急都不懂的話,那你就根本不成熟。其實都“遲"了,那“到"就沒有意義了。
遲到與否,是你個人的細心和認真的表現,也是自己對事情的一份責任心。
就如一杯熱騰騰的茶,等它透涼了,喝下去只會傷身。
一件厚外套,在很冷的夜里,身體太涼,穿的太晚,那么感冒就會侵襲你的身體。
兒女的孝順,在父母仙游后在體現,那只會失德與偽善。
朋友的關懷,在時過境遷的開口,只會得到禮貌的回應,很難得到知己的友誼,交心的溫暖。
不曾重視的相約,失去時莫道遺憾!
? ? ? ? ? ? ? ? ? ? ? ? ? ? ? ? ? ? ? ? ? 月月分享
? ? ? ? ? ? ? ? ? ? ? ? ? ? ? 2017?5?16~晚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