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不同的人生階段中都有不同的使命和責任,不知不覺之中我已過而立之年,現在我已經褪掉了十多歲時的青澀,也少了二十多歲時的迷茫,現階段最重要的事情是做好一些少而精的事情。
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受呢?不是做的事情越多越好,人生的效益也越大嗎?
事實上,很多成功人士不是做了很多事情,而是做好了很少的事情。喬布斯重返蘋果公司之后,當機立斷取消了很多的業務,只保留了少有的幾個產品,將所有的資源投入其中,最后才成功地打造出了Iphone和Ipad系列,使蘋果公司躋身世界財富前五強。二八定律也告訴我們相似的道理,百分之二十的事情貢獻了百分之八十的效益,反過來說,我們做的絕大多數事情只有很少的價值。因此,我們要減少一些不必要的事情,只做一些少而有價值的事情。
有這個體會也因為我的兩段經歷,第一段經歷是過去十年的從教生涯,我從課堂上領悟到的經驗。一節課40分鐘,老師講太多知識,要花費很多時間,學生們注意力不會集中,勢必也理解不了太多內容,這樣教學效果當然不好。因此,選擇一點少而精的知識,激發學生們認真學習,引導學生訓練展示,最后總結反饋。一節課過后,學生們學會了這些知識,還會解決一些生活中的問題,他們獲得了成就感,得到了信心,就會期待著下節課的到來,這節課就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在教書兩三年后我才有這種領悟的,之前一節課什么知識都想講,什么道理都想說,希望學生們一節課里一章的知識都學會,人生的道理都懂了。可這么短的時間,學這么多怎么可能呢?
是的,很短的時間,學好很多東西是不可能的。但,我又犯了相似的錯誤。這就要說起我的第二段經歷,也就是在得到訂閱專欄學習的經歷。
去年5月份,我看到得到App上線了付費專欄和菜頭的《槽邊往事》,源自多年來對寫作的興趣與愛好,我開始花費199元訂閱一年的專欄。之后,我陸續訂閱了《精英日課》《樊登速讀》《通往財富自由之路》等9個專欄,渴望在一年時間內學到大量的知識,獲得認知升級,從此過上不一樣的人生。但,我忽略了一個事實,所有的知識不可能在短時間學會,還有即便我學到了,知道了,而知道和做到還很遠的距離。后來的結果是,我平時工作比較繁忙,還要照顧孩子,沒有足夠的時間認真學習9個專欄,有一兩個專欄后來都很少打開。
不過,我認真學習了《硅谷來信》和《通往財富自由之路》,基本上每天都寫下心得體會與專欄留言,還養成了獨立思考和寫作輸出的習慣。我還有一個很深的領悟,不要貪圖短時間內做好很多事情,選擇少量而有價值的事情,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想方設法,竭盡全力,先做好這些事情,未來如有可能,再去做其他的事情。
那么,對于30多歲的我來說,我應該做好哪些少而精的事情呢?
首先,鍛煉身體,照顧好家人,培養兒子讀書的興趣。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來到新單位后,盡管家里距離籃球場只有十分鐘的路,我也很少去打球,三個月了只打過兩次籃球,也沒有跑步鍛煉過。以后,每周至少打一次球,每天散步半個小時,鍛煉好身體,擁有健康的體魄,為工作和生活打好堅實的基礎。
在家中,男人也應該分擔一些家務活,這才算將愛家人落在實處了。最近,每天早上7點起床后,我一邊聽專欄音頻,一邊做早飯,既學習了一些知識,還為大家準備好了飯菜。以后,每天花一個小時做家務,還有花兩個小時陪兒子,兩歲正是學習語言和培養興趣的好時期,現在可以教他看繪本,給他講故事了。
其次,提高輸入質量,持續思考寫作,打造優質寫作社群。
現在,我們很挑剔吃的飯菜,營養夠不夠,口味好不好,卻很少操心輸入大腦里的東西,我們平時隨意地讀一些文章和書籍,不加分辨地輸入記憶,這明顯是一個錯誤。付費購買專欄是一個提高輸入質量的方式,另外一個方式是閱讀英語原版書,我將認可的作者寫的每一本書都讀完,像李笑來,吳軍,萬維鋼,史蒂夫.柯維等。
教是最好的學,每周我將讀過的書中新的觀點,結合自己實際生活,再聯系之前學過的知識和案例,寫一篇學習心得。
今年從4月份,我們一起組建了寫作的社群,截止到目前,社群共計12位戰友,大家相互監督,彼此鼓勵,經歷過短暫的低潮期,大家掙扎著也沒有輕言放棄,一同寫作了8個月后,現在每個人都有了一些寫作的經驗,也取得了各自的進步。未來,我會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鼓勵大家認真寫作,寫出更好的文章,一同建設優質的寫作社群。
最后,學得很多,只有開始行動,生活才有真的改變。
學了《通往財富自由之路》后,我知道了很多投資的知識,投資的智慧最重要,即便一開始沒有很多錢,也可以通過虛擬投資,練習投資技能。不過,我并沒有開始行動,關于投資我只是紙上談兵。
2017年還有一個月,剩下的時間里我將開始虛擬投資,并按照笑來老師的推薦,研究美股的開通方法,購買一些GATAFA,得到一些睡后收入,開始實現從學到到做到的改變,真正改變生活。
每天有許多的事情要去做,但去除掉大部分的事情,并不會影響我們生活的質量,而只有用心選擇少而精的事情,專注地做好它們,我們才能提高生活質量,過好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