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柳軒軒
孩子的童年時期,是形成各種習慣的關(guān)鍵期,教育孩子其實就是讓孩子養(yǎng)成好的習慣。
并且這些習慣,越早養(yǎng)成越好!
好習慣影響孩子的一生,這4個好習慣中,快來檢驗一下,你家孩子占了幾個?
01閱讀習慣
孩子:媽媽,陪我看會書吧?
媽媽:你沒看到我正在忙嗎,你會認字,自己拿書去看。
媽媽:老師,我家孩子為啥不喜歡讀書呢?
老師:正常的,你多久沒有看書了?
大量的閱讀可以讓孩子積累詞匯,擴大知識面,開闊視野,還可以學到好多爸爸媽媽沒有講的人生道理。當然,沒有孩子會自覺的喜歡上讀書,他們需要父母的引導(dǎo)、陪伴。你最起碼的多多給孩子買適齡的書,孩子讀書時你盡量不玩手機游戲,電視聲音不要開那么大。
02獨立的習慣
媽媽:瞧你,這么大了穿衣服還是這么慢,還是我?guī)湍愦┌伞?/p>
媽媽:你襪子都沒洗干凈,還把水濺到到處都是,還是拿給我來洗吧。
孩子:......
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就讓孩子自己去做。慢就慢點,多給孩子一些耐心,暫時的等待可以換來孩子獨立能力的培養(yǎng)。孩子才開始做得不不好,多鼓勵孩子,多給孩子一些信任和支持,孩子會做得越來越好。有獨立能力的孩子,自理能力強的孩子才會是個全面發(fā)展的孩子,做事更有條理,更自信。
03尊重別人的習慣
媽媽:平時在家里不能打籃球,不可跳繩,這樣噪音太大,會吵到樓下鄰居,要尊重別人。
媽媽:你把紙巾扔在地上了,撿起來放到垃圾桶里,我們要尊重環(huán)衛(wèi)工人的勞動。
孩子:好的,我記住了!
父母要適當給孩子立規(guī)矩,讓孩子知禮貌懂禮儀,要有社會公德心,學會尊重他人。父母自己也要做好榜樣,孩子不善于詮釋,但善于模仿,他們按我們做的做,而不是按我們做的去做。當然,父母也要尊重孩子,給予孩子選擇,聽取他們的意見,孩子自然也學會尊重父母,尊重他人。
04從錯誤中學習的習慣
孩子:媽媽,對不起,我撿雞蛋時又打破了一個。
媽媽:雞蛋殼很薄,你要像這樣小心拿放,你再試試看。
孩子:我這次考試漏做了一道題,又考差了。
媽媽:你想想以后怎么避免再犯這樣的錯誤呢?
孩子做錯事,做錯題在所難免,不要急于批評指責孩子,而是與孩子分析做錯的原因,示范正確的解決方式方法。從小讓孩子認識到錯誤是暫時的,只要努力改正,下次就會做得更好。孩子就學會從錯誤中學習,而不會有畏難情緒,也變得更優(yōu)秀。
小結(jié):好的習慣是能讓孩子受益終生的,尤其是孩子童年時期就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孩子想不優(yōu)秀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