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5年巴拿馬金獎茶葉邀請你分享《唐廷樞與漢口興商茶磚股份有限公司的故事》

1915年巴拿馬金獎茶葉邀請你分享《唐廷樞與漢口興商茶磚股份有限公司的故事》

唐廷樞(1832--1892)--字建時,號景星,又作鏡心。唐家鎮人。出身于貧苦農民家庭,父唐寶臣曾在香港瑪禮遜學校布朗校長處打工,得布朗同意讓唐廷樞在該校就讀。唐廷樞成績優異,與同學容閎相善。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畢業后,先后任港府巡理廳、大審院翻譯,復由海關總稅務司英人李泰國引薦任上海關大寫兼總翻譯,其間還從事商業活動。在積累了可觀的資金后,辭去海關職務,自辦棉花行。

經其同鄉、怡和洋行買辦林欽推薦,任怡和洋行金庫管理。清同治二年(1863),唐接替林欽任怡和洋行總買辦。為洋行賺取了巨額財富。唐同時也自營商業活動,與林欽等合伙開設茶棧,投資錢莊,附股于洋行的保險及航運等公司。清同治十二年(1873),應李鴻章之召,入上海輪船招商局,任總辦,主持全局大計。至清光緒九年(1883),招商局資本由開辦時白銀20萬兩增至200萬兩,成為中國當時最大的輪船企業。清光緒元年(1875),唐廷樞被清廷委為上海洋務局會辦,辦理對外事務。清光緒二年(1876),唐廷樞被李鴻章委以開平礦務局(今開灣礦務局)總辦,達15年,開干煤礦成為我國最早最大的煤炭工業基地。唐克服阻力,修建了運煤的唐胥鐵路。清光緒九年(1883),受李鴻章委托,到歐洲考察船務商情,為北洋海軍定購一批鐵甲船,成為李鴻章推行洋務運動得力助手。據統計,唐廷樞一生中自營、參與或受清政府、洋人委托興辦的企業達47家,是中國近代早期最著名的企業家之一。他熱心從事社會公益事業,與徐潤合辦仁濟醫院、保險公司;贊助普育堂、輔元堂、清節堂等慈善機構;支持文化教育活動,資助建立格致書院、英華書館;創辦代表民族利益的《匯報》,襄助容閎選拔中國第一批青少年赴美留學;賑濟山西、河北等地饑荒,他逝世后,唐山百姓為他立“唐公祠”。清光緒十八年(1892)10月,在天津病逝。中外對其去世反映強烈,各國駐天津領事館下半旗志哀,李鴻章親題挽聯。遺著有《英語集全》,為中國學習英語的第一部詞典與教科書。







誠信“興商”是“將道”!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