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孩子的管教,總會有不同的觀念,不同的聲音,有的家長認為讓孩子聽話最有效的方法
就是打罵嚴加管教,那是比較傳統的育兒觀念,現在新時代的育兒理念層出不窮,下面看看
我們家這個例子看看到底是哪種方法最有效。
晚上帶兩個小朋友去小兒推拿,我和爸順便泡腳,左左每次去到推拿店總喜歡跑樓上看一下
然后下來,今晚樓上有人不方便讓左左上去,可是左左還是不管不顧的要走上去,十三叔急
忙把左左抱下來的同時,我和爸爸也在一邊著急的喊著左左不能上去!一邊又突然急忙的抱下來,一邊又急忙的大喊,左左被嚇得大哭大鬧(左左是個聽力非常敏感的人,不好的情緒聲音會被他無限放大),十三叔懷里的他在不斷的打挺,亂揮舞著雙手偶爾還打到人,不給任何人靠近他,我示意十三叔把他抱到我身邊來,他到了我身邊一屁股坐在地上,我伸手想牽他的手,他非常抗拒。
我平靜的在觀察在等合適的時機沒有說話。
十三叔在旁邊平靜的說著道理:左左,上面有人不能上去的,聽話哈。
爸爸在旁邊呵斥(語氣生硬):別坐地上,給我起來!你聽到沒有!只是叫你不上去,你哭什么!又沒打你罵你!
而左左聽到更變本加厲哭著跑了出去。
爸爸(大吼):你給我回來!聽到沒有!(連喊了三-四聲,左左跑得無影無蹤)
過了一會十三叔追了出去。
我對爸爸說:你覺得這樣有用嗎?
爸爸:不喊怎么知道有沒有用?都跑出去了,還不罵他回來!
我:是的,你喊了一聲他完全沒停下的意思,不回來,可是你還繼續重復舊的方法,你覺得有用嗎?
爸爸:那沒用總不能讓我濕著腳跑出去吧?
我:嗯,至少是一個方法,你不妨試試看。
爸爸:我至少不像你這樣一副好像事不關己的樣子。
我:我不是不關心,而是在等時機。首先我是知道他肯定不會走遠,這里是安全的,其次十三叔會幫我們把他抱回來,因為剛才有份參與吼他的你我不要再加重他的情緒,所以我保持沉默,這是我的感受。
此時十三叔把打挺哭鬧的左左抱回來了。
我:左左,到媽媽這來,媽媽一直在等你。
左左在我旁邊坐下,我試探著牽著他的手(肢體語言)他沒有拒絕,我知道時機到了。
我:左左小手冰冰的,媽媽抱抱給你暖暖好嗎?(試探著進一步)
左左(哭聲小了些):好
我把左左抱在懷里:左左的情緒好些了嗎?
左左:好些了
這個時候我才開始先跟后帶,和他說道理,動之以情,沒任何硝煙,左左乖乖的和十三叔道
歉,并同意給十三叔按摩。
面對這樣的戰況要如何成為一個“消防員”做好了以下的準備,才可以滅火。
1、? ? ? 接納情緒、找出根本原因:當孩子出現情緒你無法判斷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時候,最好的辦法是保持沉默,不被孩子的情緒帶動,同時接納孩子的情緒。如果你找到根本原因還對著孩子說教,那只會是火上澆油,而不是澆水。
這次事件起因是所有大人的過激反應左左被嚇到了,背后的潛臺詞是我只是上個樓為什么所有人都這么大聲和我說話,害怕委屈的情緒出來了,但是沒被大人看到,此時大人說什么道理是完全聽不進去的,更何況還要再加重語氣數落,那股怨氣更甚,戰況會升級。
2、? 同理感受:換位思考,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你會容易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同理孩子的感受,孩子被看到被理解了,情緒分值會逐步降低。
3、? 有效溝通:和家庭成員做有效的溝通,不指責不說教,用實際行動讓他看到什么是最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