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大學以來就喜歡看心理學書籍,因為高中的時候情商不是很高,總是跟人發生沖突,還敏感,所以總喜歡看些心理學書籍,希望能改善自己的表現。
從最早“誰動了我的奶酪”,星云大師的“寬容的力量”,都讓我很感動,到最近想像小六說的進行主題閱讀,專門看心理學的書籍,最近就看到了一本高佑的“拖延心理學”,覺得很實用,就分享一下。
拖延是什么,特指一類非理性的推遲行為,是你自己的選擇造成拖延。世界上很多人把擺脫做事拖延作為目標,然而每次拖延這種習慣總是卷土重來,我們總找各種理由拖延。
我們可以先做個小測試,看自己屬于哪種拖延程度的拖延癥患者,1分表示我絕不會這樣,2分表示我很少這樣,3分表示我有時候這樣,4分表示我時常這樣,5分表示我就是這樣,特別說明,2,5,8題是反向計分,即1分表示我就是這樣,5分表示我絕不會這樣。
而結果也如下圖
拖延的基本因素分成三個,期望,價值感和時間。
像很多人從事銷售業,剛開始你總是期望好的業績,但是一次次拒絕讓你開始害怕,開始一次次拖延。當你開始做你認為很不值得事情,比如你討厭打掃房間,這件事就會一直拖下去,直到你不得不去打掃時。還有你打算在未來的某天去旅游,但是總是被各種事情干擾,最后去旅游才發現跟自己想象的差那么多。
人們常常不能確認自己做這件事算不算拖延,其實想弄明白它是不是拖延很簡單,就是看它是不是讓你煩惱不已。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拖延來自恐懼,那怎么面對恐懼呢?
第一步:確定你到底害怕啥?
第二步:標記你害怕的東西,它是極端思想,還是以偏概全,還是你以為是命中注定,還是擔心等等。
第三步:轉變你的思想,最壞結果是什么,最好的結果又是啥,假如發生最好的結果呢?
第四步:想想你恐懼的根源,因為你害怕失敗,失敗是人生中的常事,想通這一點,你就會輕松很多。
第五步:練習對抗自身的恐懼。我們稱為暴露療法。面對你恐懼的事,從小的事情開始練習,端杯水,故意讓自己的手顫抖,就餐時,把東西弄掉,發出很大的聲音。開始,主動去負責一個項目,跟家人或朋友分享你成功的點點滴滴等。
還有就是進行“正念”的訓練,通過這個訓練,你可以有效地擺脫焦慮情緒,并遠離逃避和拖延癥的困擾。何為“正念”,就是活在當下,全神貫注關注今天,有目的地過好現在,不去作無謂的思考。
第一步:全神貫注地呼吸。閉上眼睛,設定好時間,比如10分鐘,當你深吸氣的時候,用心感受胃部的收縮,當你深呼氣時,同樣感受胃部的膨脹,專注于這次呼吸,關掉電子設備,直到10分鐘結束。
第二步:用心吃飯。選擇一個就餐時間,沒有電視電話干擾,在食物進嘴里之前,看看食物顏色,質地,味道,留意你的生理反應和身體感覺,留意食物進到你舌頭上的感覺,嘗試每天吃一頓快餐時候去做這個練習。
第三步:冥想審視自己的內心。選個舒服的地方,靜坐,不要去判斷,去標記你的思想,如不要這樣想:我的發言一定很糟糕,而是這樣去想:我想我的發言一定很糟糕。當你能自如標記每個想法時,就可以讓那些負面想法劃出你的腦海。
最后一種方法,找到最適合你的新環境,比如你在家學習比較煩,出去走走換個環境,關掉電子設備。還有點人喜歡閑聊,于是拖延的問題就出現了,那就找個安靜的地方做事。
往期人氣文章
無戒寫作訓練營第三期第七天,學號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