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的悲歡是一個時代的縮影,卻帶著人性中亙古的趨利避害。
老舍先生的《駱駝祥子》,在濃濃的北平味里向我們徐徐展開了一個市井小民由光明磊落的所在跌落到人性最黑暗的無涯里。看過熱鬧和喧嘩的市井,卻獨留下唇齒間的凄涼。
這種感覺,怎么說呢?和余華的《活著》一樣,在郁郁中給我們一種清晰而明朗的以指導我們余生價值觀的洞明。
天災和人禍,不可避免,我們應該怎樣安置我們的內心呢?
書中的曹先生和曹太太代表著溫暖和光明。生活富足,為人極其溫和,有才華,內心安定從容,在那個紛繁亂世是一股清流所在,將中國古代文人的中庸思想潛移默化成淡淡的暖意,使我們不至于對冷冰冰的世界完全絕望。
祥子遇見他們是幸運的,也是不幸的。人總有一種趨利避害的思想,當處于日光之下的時候,所有的感覺都被喚醒,溫暖和善意將悲哀和不幸掩埋。但是一旦受到了命運的錘擊,滿眼都是灰暗的色澤,先前的溫暖反倒使他加速陷入墮落的泥沼中。
那個年代的黑暗面很多,明娼暗妓,燒殺搶掠,剝削和壓迫都已經成為社會的常態。這讓我想起了周敦頤的《愛蓮說》。有多少人能夠堅守自己的內心呢。
安靜的午后,我靜靜地讀完祥子的一生,陽光從玻璃窗照進來,灑在身上,暖暖的,也化淡了我心中的抑郁。對于祥子,我沒有過分的苛責,只是很遺憾小福子的死。我常常在想,如果小福子沒死的話,那么祥子是不是可以得到救贖?是不是這個故事就可以有個平平淡淡而圓滿的結局。
上天偏愛一些人,也在偏恨著一些人。
我們都是為命運所苛待的人,祥子遭受一次又一次無端橫禍,致一無所有。我是親情緣薄,母親故去后,在深夜無眠的日子里,我總在想,光明和黑暗哪個會先到來?
這是一個無解的命題。
我有一群很好的朋友,在我身邊,給我陽光和正能量。祥子呢?不,他也曾有一群真心相待的朋友,但在他決定“惜力氣”之后到處坑蒙拐騙,終于把尊嚴和信任消耗殆盡。
人與人之間,即使是在最艱難的境地,也是可以有溫情的存在,大家都不傻的,你付出多少每個人心中都如明鏡一樣。但是啊,也有欺軟怕硬和明爭暗斗,不能太老實,否則就要被欺負。
祥子太老實,太怯懦,太優柔。從被搶車,到被虎妞誘惑,最后到被逼婚和欺壓,他一步一步地把自己逼到了絕路上。生活中,我們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先到來,長個心眼沒有壞處。
很喜歡陳粒的《自渡》,在慢慢的人生驛站上,一程接著一程,前途是迷霧,如何來救贖?希望以后的人生是落拓,而不是駱駝
附歌詞如下,希望大家喜歡。
舊時光活在舊靈魂當中
欲望過敏開始由癢變痛
憐憫時的樣子光潔如初
滿山遍野都被關在牢籠
有一座斷橋對岸是迷霧
風吹船動流入未知之途
烏云流浪奪走明亮之窗
遺失星火隱隱約約煌煌
一句良言布滿華麗辭藻
好或壞也不過說得輕巧
常喚不醒錯過風雨人潮
青苔斑駁聞訊而不知曉
人生不能太過圓滿
求而不得未必是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