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則《大媽地鐵上吃餅執法人員勸阻被反懟:我有的是時間 拘留我》的新聞視頻再度引發公眾熱議。
其實,關于地鐵上吃東西,普遍存在著三種態度:
一類人認為既然明確規定地鐵上不能吃東西,乘客就應該遵守,這是一個人在公眾場合最基本素質的體現。
而另一類人覺得只要不影響其他乘客與環境衛生,我吃我的沒什么不可以,畢竟制度與規定是死的,人總不能被死教條害得低血糖吧。
此外,還有人覺得有關部門應該有更詳細的規章,或者更人性化些,畢竟吃韭菜盒子和吃一粒黑巧克力緩解饑餓,對其他乘客的影響是截然不同的。
遵守規章,尤其是做到在公眾場所自我約束,看似是件不起眼的小事,卻最容易讓人“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我就曾在地鐵車廂里親眼見到一位母親給孩子喂香蕉,結果孩子竟然在下車時被母親手里掉落的香蕉皮滑個仰面朝天,險些摔了腦袋。
又比如前段時間野生動物園里女游客因為無視規定,在不該下車的地段擅作主張下了車,不但葬送了母親的性命,更讓自己被老虎咬得面目全非。
是的,既然公眾場合立了規章,每個人都應該以此來約束自己的行為。譬如地鐵禁食,一來是為避免密閉車廂內的空氣污染妨礙他人乘坐,二來也是為減少人為因素造成的事故發生。要知道,一只南美洲亞馬遜河邊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幾下翅膀,就有可能在兩周后引起美國得克薩斯的一場龍卷風。你又怎能保證自顧自在地鐵上吃的大餅掉下來的渣兒或者一碗湯面,不會碰巧引起地鐵跑電甚至更人命關天的事故呢?
就像電影《死神來了》,我們日常生活中任何一個行為都會導致一個結果的發生,尤其在公眾場合無視規章的舉動,很可能引發另一個新問題的產生,而且誰也無法保證自己絕對置身事外。你以為在地鐵上任性地大快朵頤無視規章沒什么,真碰巧遇上突發事件,就只剩后悔了。
所以,請對違反公德的行為說不,從自身做起,從細節做起,養成遵守規章的習慣,以至影響你的孩子和身邊人,當越來越多人都做到自律,我們出行才會更安全,生活環境才會更美好。
為他人考慮,歸根結底是為我們自己乃至我們的下一代。
感謝親愛的你一直默默地關注。
我是晚8點,心血來潮更文的文藝女青年王詩文。
歡迎大家在評論中留下足跡。
關于轉載問題:請統一簡信聯系我的經紀人South_Lin。
版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