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失做NEET的資格

在我的理智恢復清醒之前我決定忠實地記錄下我的想法。

先來個引子。2015年冬季有一部日劇叫《約會戀愛到底是什么呢》,編劇就是那位寫出了《legal high》和《相棒》等一系列好劇的古沢良太。《約會》最有意思的人設在于長谷川博己所飾演的當代“高等游民”谷口巧。高等游民指在大學接受過高等教育,也沒有經濟壓力,只靠讀書過日子的人。說白了就是NEET,沉浸在自認為高雅的藝術文學世界中無法自拔,實際上卻沒有任何賺錢能力,只會窩在家里的啃老族。然而看到這個人設的時候我的第一想法是:好想成為高等游民。

然而故事總會有轉折,現實總是更現實:我并不滿足“沒有經濟壓力”這一條,尤其是在稀里糊涂地選擇了一個熱門專業然后毫無想法地讀了四年大學繼而為了求穩定保研到本校繼續讀一個提不起興趣的專業后。隨著意識的覺醒,過去的無知就像喪魂鐘一樣敲響了它的序章,我開始思考將來自己要如何存活下去。一想到如果畢業后每天都要做著自己不喜歡的工作我就會想自己存在在這個世界上的意義。但是更加殘酷的是我自己到底想要做什么工作呢?迷茫、仿徨、不知所措。站在數不清的分岔路口卻面臨著選擇困難癥,只能站在原地搖搖晃晃地踢著石子假裝清閑地過日子。

累積的小勇氣終于到達了臨界點,邁出了尋找實習的一步,我決定遵照自己的興趣來。可是世界好像并沒有為我特意留出空位來。好不容易有一家企業給了我面試機會,我決定好好抓住。在等結果的那一個禮拜中,我感受到了焦慮、浮躁、希望、失望,甚至心灰意冷地準備拋開自己單方面的幻想,好好學習本專業的知識,不喜歡的工作又怎么樣,存活下去才是第一法則。

最終那家企業給了我實習機會,但是工資非常低,而且公司在北京,一個月的工資估計租房都不夠,然而我還是想去。盡管職位和我想象的不太一樣,但是我安慰自己說這是曲線救國,不能太貪心,邁出第一步才是最重要的。

接著我把這個消息告訴了母親,之前她一直在催問我什么時候放假回家。
“暑假我不回去了,我要去北京實習三個月。”
“三個月?公司是國營還是私營的啊?”
“私營的吧。”
“私營的啊……這種企業你也要去啊……待遇怎么樣?”
“額,待遇不怎么樣……”
“……那你端午節抽空回來玩幾天啊!”
“端午節我估計在忙著準備考試吧,回不去。”
“哦……那先這樣吧,我明天再給你打。”
第一次通話大概是這樣子結束了。她沒有問我去北京做什么工作,也沒問我公司叫什么。我知道她對外面的世界一竅不通,她要等著征詢我父親的意見。
晚上十點左右我收到她的短信,上面寫著“你爸讓你別去北京。”我拿起手機又放下了,因為我不知道我能說什么。
今天傍晚的時候我接到母親的電話,劈頭蓋臉就是一句:“X,這個實習能不去嗎?你爸讓你別去北京。你爸說北京堵死了,地鐵連人都擠不上去。”
“……”
“這工作工資多少啊?”
“很低,一兩千吧。”
“天吶!一兩千的工作你也做!還是在北京,連房子都租不起吧?”
“……實習工資本來就不高的。”
“一兩千的工作哪里不能找?你在武漢不能找嗎?現在哪里還聽說有一兩千的工資的?就算是工地里做小工的也比這掙得多。我說,你別去北京了。”
“……”
“北京還這么遠,那邊一個熟人也沒有,不然沒找到房子還可以暫時住在熟人那里。不能找離家近一點的嗎?像上海之類的?”
“上海才是沒有認識的人,北京好歹還有幾個同學……”
“不會啊,那個XX家的孩子就在上海啊,還有你小學同學XXX在上海那里做律師呢!”
“……又不熟,突然跑去別人家里也太奇怪了。我都二十幾了,一個人在外面肯定是靠自己啊,哪有誰是天生等著幫你的啊!”
“反正我還是不放心你去北京。”
“……我不管你們怎么想,反正我要去北京!”
之后我一直在說服她,證明我在北京還是有熟人的等等一些我自己都覺得莫名其妙的問題。

事后想了很多,只是越想越難過。表面上看起來和諧無比的父女母女關系,平日里的噓寒問暖,可是事實是做父母的根本不懂子女的想法,她在想什么?她有什么理想?她想做什么工作?做父母的全然不知,每次打電話都是問:吃了嗎?吃的什么菜?你那里下雨了嗎?天冷了多穿件衣服。一次兩次覺得還好,但是五年來每次打電話都是這么問,你覺得煩不煩?為什么你不問我在學校有沒有遇到什么困難呢?為什么你不問我有沒有交到好朋友呢?為什么你不問我有沒有參加什么有趣的活動呢?有的只是我去學校外面學日語,你問我浪費這么多錢學這些干什么?我去考駕照的時候你問我現在學駕照干什么?不是所有的東西都只能用錢來衡量的!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有目的的!既然什么都不懂就不要一副理所當然的樣子命令我好嗎?!

我唯一一次求助過的是在研究生選專業的時候,我給我媽打電話,她說她不懂這些東西,讓我去問爸爸。然后我打電話給我爸,聊了半天我爸說我也不太懂這些,你自己看著辦。然后我知道我不應該把自己的迷茫強加在父母身上的。他們無法為你做出選擇,自己的人生要自己走,走錯了、碰壁了,都是自己的選擇,無怨無悔。所以當我再次迷茫的時候,我再次做出選擇的時候,唯獨沒想到會遭遇來自父母的壓力。他們用“我做的一切都是為你好”的理由綁架你,既希望你有一個安穩的工作,安靜地陪著他們養老;又希望你能賺大錢,讓他們在世人面前有足夠的面子。他們困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企圖用父母的威嚴把子女塑造成自己想象的樣子,直到你成為和他們一樣平凡的人。

寫到最后我想起《約會》里谷口巧的媽媽,一直溫柔對待著自詡為“高等游民”的兒子,甚至在兒子說自己不工作了也沒說什么,只是在擔心著兒子是否遇到了什么挫折。我想我是沒有做NEET的資格的,而且也并不想做NEET。我只希望自己將來在面對現實的殘酷時,能夠緊緊抓住自己喜歡的東西,不放棄。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駿駿:我有點鼻炎,因為我小的時候蹬被子 我:這樣啊。那你以后還要蹬被子嗎? 駿駿:我還要蹬被子的,因為蹬被子很涼快...
    Yy園園閱讀 165評論 0 0
  • 佳期輕負一年余, 好夢幾回逐通衢; 三十年來素心在, 一夕秋蟲怨舊居。 注: 素心:素心蘭花,蘭花珍品。家鄉的蘭花...
    喚雪閱讀 254評論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