叨叨魏:人類天生好奇,但并不是天生擅長思考
學習需要思考,但人類行動更多地依靠記憶。比如說,你在做一件事的時候,常常沿用與上次做這件事的相同方式。你吃飯點菜的時候,想不好要吃什么,就點原來吃過的那些,這樣最節約認知資源,或者俗話說的,最省腦子。
那我們為什么有時候愿意思考呢?在思考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大腦會產生多巴胺,讓人有快樂的感覺。但這問題太難或太容易都不行。難度太低,無聊;難度太高,挫折;難度適中剛剛好。
所以,讓孩子喜歡上學,第一個建議是,給孩子的問題要難度適中。我之前提到過的“腳手架”的方式,就能有效幫助孩子,所謂“腳手架”,就是給孩子定一些跳一跳、夠得著的小目標,讓孩子覺得學習有些挑戰,但努力之后,又可以克服的事情,說的也是這個道理。
啟發:
1.人類天生是不愛思考,喜歡記憶的東西。這就是我們往往在做事過程中喜歡沿用過去舒服的方式,因為這樣能量消耗最少。
2.如何讓人類思考,有成就感?
問題挑戰難度適中,設定稍微夠得著的目標。所以在教學中最重要的是設定一個可以跳一跳夠得著的目標。比如我現在每天挑戰一個問題,其實這個挑戰在于每天。但是因為每天時間不是特別久,所以相對就容易點。就容易產生學習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