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8.7%。
這兩個數字,分別是英國去年全年、美國前三季度,電子書銷售量的下滑比例。(數據由?CNN?援引自英、美出版業協會。)
與之形成對比的是,同期英國市場實體書刊的銷售增加了 7%,美國市場同期的平裝書銷售上漲則達到 7.5%。
——《不只是你的 Kindle 在家接灰,電子書整體銷量下降不少》,胡洋,iFanr
這組數據似乎又引起了一些朋友關于電子書還是紙質書的爭論,畢竟曾經的電子書也讓傳統出版行業一陣緊張,畢竟數字出版多少會影響傳統出版行業原有的業務。甚至,麻省理工的尼葛洛龐曾經還在2010年預言,紙質書5年后即將滅絕。然而那么多年過去了,電子書與紙質書依然相輔相成,走了各自不同的路。
在iFanr的文章中,有提到Kindle的出貨量有所下降的情況,而且亞馬遜也很久沒有公開透露Kindle具體銷量。反而在2015年在線下開起了實體店Amazon Books。在曾經的《大可瞎聊》里也聊過書店的興起與沒落,買書為什么不讀,那么今天我們就來分享一下我對數字出版、紙質出版的觀察。
現在的電子書,不是終極形態
每個行業都是在發展的,電子書,或許可以稱之為數字出版行業是一直在進步的。目前大部分情況下所指的電子書大多數是在說Kindle這樣的電子閱讀器。作為一款數字設備,硬件+軟件+內容是他的組合,當消費者購買一臺這樣的設備,硬件不變的情況下,通過軟件的升級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通過數字出版物的購買來獲得更多內容。
硬件部分:
相對而言,隨著技術的發展,硬件已經不斷更新換代,在運行速度上、屏幕效果上已經算有了質的飛躍。比如我非常喜歡的夜間閱讀燈,無論何時何地都可以掏出一個非常輕便的Kindle開始閱讀。但劣勢也是顯而易見的,如果閱讀純文字類書籍,電子書的屏幕的確非常合適,但是如果購買了一本攝影相關的書,看起來則非常痛苦。這個時候,不得不掏出iPad上的Kindle來閱讀此類書籍。
軟件部分:
Kindle的系統軟件保持更新,相對而言買了本紙質的書,但是可以一直更換封面、更換紙張、更換表裝似的。在這點上具有絕對優勢,我也相信類似這樣的閱讀器會更好用。只不過現在還沒有到One More Thing的驚喜時刻。
內容部分:
這是我最想說的一部分,目前大部分數字出版物基本上以文字為主,的確大部分傳統出版物也是文字為主。然而大量藝術相關的內容在數字出版上就做的沒有那么好,比如攝影、繪畫、音樂。或許這也是亞馬遜試水Kindle Fire HD的初衷吧,就是通過硬件的升級、軟件的升級以配合內容多樣化,只是可惜,我曾經用過Kindle Fire,感覺并沒有做得很好。如果需要消費此類內容,我寧愿選擇紙質出版物或者音視頻內容。
綜上所述,實際上現在的電子書,往大里講的數字出版現在還有很多工作要做,硬件與軟件如何適應更加豐富的內容,而傳統的紙質內容又能很好的成為數字出版物呢?這可能是一個方向。
當然,這個時候我就想到了地圖,地圖存在著幾百年的歷史,從紙質到數字化的過程現在已經成為了工具應用,另外又想到了牛津辭典,目前也是一個非常棒的應用。紙質書變成電子書已經不符合這個時代了,我們應該考慮的是紙質出版物如何成為更有效的數字產品。
紙質出版物的市場,不會被替代
紙質出版物的生產、流通似乎成本都遠遠高于數字出版物,然而紙質出版物依然有著市場。不是因為有些人喜歡復古,而是紙質出版物有著天然的優勢。
空間的穿越
或許看到這個小標題你會覺得特別玄乎,比如你翻閱地理類書籍、攝影類書籍,你很容易看到跨版面的高清照片;又如,閱讀時候的翻頁,況且有時候看到100多頁的時候突然引用了一個50多頁的專業術語,通過來回翻動用手觸摸等互動造成了空間感,會有印象。然而電子設備是因為在一個屏幕上,翻頁只是輕觸,可能并不會因為空間的錯落有致讓你更加記憶深刻。
說白了,紙質書相對于電子書有這更加快速的瀏覽方式、能借助物理位置幫助記憶書籍內容。
涂涂畫畫的筆記
雖然在Kindle上可以使用打字來快速記錄筆記,不過逼近有些筆記可能是涂涂畫畫,在紙質書上面反而更加方便,在這點上我反而更加喜歡iPad Pro上類似Note Always的應用,可以用Apple Pencil隨意記錄想法、筆記涂涂畫畫,可惜還沒有發現這樣的閱讀類軟件。反而很多PDF工具類應用,類似PDF Expert則有著很好的批注功能。
綜上所述,紙質出版物的優勢雖然也很明顯,但紙質書在重量上可能是最大的問題了。像我這樣通勤大概近兩小時的路程,實在很難一直背著紙質出版物在地鐵上閱讀,著實有些累。
到底電子書還是紙質書?
其實,這個問題不重要,在電子書方面依然有很多發展空間,幻想一下哈利波特電影中出現的魔法報紙,不就是現在很多圖文、音頻、視頻結合的內容嘛。未來數字出版中,或許也會有這樣的更新。在紙質書方面,依然會有著特殊地位,畢竟目前還有著不可替代性。
哈利波特電影系列中的魔法報紙
綜上所述,電子書或者數字出版物不是用來消滅紙質書,而是針對不適合紙質閱讀場景更換了閱讀載體。我自己的做法則看情況購買,有時候會同時購買紙質版和電子版,況且Kindle還有借閱服務不用花錢就能閱讀電子版,購買紙質版之后,快速掃一遍電子書,可以將比較不錯的部分快速摘錄留檔。
最后想說的是,無論電子書還是紙質書,他們不是敵人,他們相輔相成,他們的敵人而是現在大部分浮躁的心。
相關推薦:
文章 | 《不只是你的 Kindle 在家接灰,電子書整體銷量下降不少》,胡洋,iFanr
播客 | 《買書不讀是一種怎樣的病?》,大可瞎聊
播客 | 《半天去逛三家書店是怎樣的體驗》,大可瞎聊
設備 | Kindle Fire HD
設備 | Kindle
書店 | Amazon Books
應用 | Note Always
應用 | PDF Expert
應用 | 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第8版)
電影 | 《哈利波特》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