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第一首詞,是歐陽炯的《南鄉子》。
? ? ? ? ? ? 二八花鈿,胸前如雪臉如蓮。耳墜金環穿瑟瑟,霞衣窄,笑倚江頭招遠客。
? ? ? ? 這首詞寫的是美女。二八年華,西方也認為16歲是最好的,他們說是sweet sixteen。“二八花鈿”,一個十六歲的美女,滿頭插滿了各種首飾珠翠。花鈿,是頭上的裝飾物。
? ? ? ? “胸前如雪臉如蓮”,這寫的當然是美女和愛情,看起來真是淫靡,說這個女子胸前的肌膚像雪一樣白,臉像蓮花一樣嬌美。“耳墜金環穿瑟瑟”,耳朵上戴著黃金做的耳環,而且上面還裝飾著珠玉,也就是“瑟瑟”,瑟瑟是一種玉石。“霞衣窄”,她穿的是五彩繽紛像像彩霞般很緊身又顯露出曲線的衣服,這個女孩是“笑倚江頭招遠客”,她微笑的站在江邊,揮手招呼著遠方的客人。這描寫的是一個擺渡船的女子,像沈從文先生寫的《邊城》中的那個擺渡船的少女。
? ? ? ? 這首詞寫的當然很美麗、很生動,也很真切,但是你看得出它有比興的言外之意嗎?實在看不出,它只是描寫一個很漂亮的女孩子,看不出它里邊有什么比興之意。
? ? ? 第二首是溫庭筠的詞,也是美女的,也描述一些美女的裝飾。
? ? ? ? ? ? 倭墮低梳髻,連娟細掃眉。終日兩相思,為君憔悴盡,百花時。
? ? ? ? 很可注意的一點,這是相當奇妙的,同樣寫美女和愛情,但卻有兩種不同的性質。第一首歐陽迥的詞,他的視角是男性看女性的眼光,女性是被觀看的,being looked at。而第二首則完全不一樣,他不是以男性的眼光來看女子,她完全是女性的口吻。第一首詞是從男性的的眼光看女性的容貌、裝飾的美好,第二首詞溫庭筠的《南歌子》是從女性的口吻自我敘寫。
? ? ? ? “倭墮低梳髻,連娟細掃眉。”不是她把頭發梳好了,眉毛也描好了,出來一站男性都可以看的male gaze ,而是這個女子自己在化妝,是怎樣在化妝呢?是“倭墮低梳髻”。倭墮,是一種發型的名字,它是從頭上偏偏地垂下來,就像古代的仕女畫中女子偏垂下來的發髻。這首詞它并不只是說我看到一個倭墮髻,形容更妙的是,倭墮“低梳”髻,她在梳頭發的時候很仔細、很用心的來化妝,而且低低的梳了一個發髻。
? ? ? “連娟細掃眉”,連娟,是修長而且秀美。頭發有各種發型,眉毛也有各種型式,就像眉譜里有各式各樣的遠山眉、蠶眉、八字眉。。。。。。。她有修長秀美的眉毛。“細掃”,就是描畫,細細地描畫著眉毛。
? ? ? ? “倭墮低梳髻,連娟細掃眉。”這里說“掃眉”,“掃眉”就是描眉的意思,而眉毛在中國的傳統中,很早就有言外之意。因為《楚辭》的《離騷》里有“眾女嫉余蛾眉兮”的句子,那些女子們都嫉妒我有這么美麗的眉毛。屈原在這里所說的“蛾眉”不是在現實中真正的眉毛,這個蛾眉代表才德的美好。當時朝廷中的奸佞小人嫉妒屈原才德的美好,而蛾眉正隱喻才德之美好。所以一個女子的“描眉”或“畫眉”代表了對才德美善之追求。李商隱也有一首詩:“八歲偷照鏡,長眉已能畫。”也是把描眉、畫眉代表對才德美好的追求。
? ? ? ? 而西方的符號學也講:當一個符號(sign)在一個國家或民族中被使用很久后,它就帶著這個國家文化的歷史而變成一個語碼(code)。所以當我們看到“眉毛”就會聯想到才德的美好,而“畫眉”就代表對才德美好的追求。
? ? ? ? 在《離騷》里屈原曾說“民生各有所樂兮,余獨好修以為常。”人生各有各自的愛好及追求,而我所追求的是美好的修飾。在這里美好的修飾又代表什么呢?也就是對人品高潔、才華璀璨的追求。
? ? ? ? 這里舉《離騷》為例,只是要說明“描眉”在中國文化歷史上是一個表示對才德美好之追求的語碼。“倭墮低梳髻,連娟細掃眉。”這種敘寫是和一個男子看到一個“二八花鈿”的女子的口吻及心態完全不一樣的。它是敘述這個女子如此珍重愛惜地在梳頭、這么珍重愛惜的在描眉,在“低梳”和“細掃”之間表現的是愛美、要好的、珍重的感情,而不僅是指容貌而言。描眉、畫眉從屈原《離騷》以降,已經成了對品德美好追求的語碼。
? ? ? ? “終日兩相思”從美女寫到美女的愛情,她終日懷念所愛的人。“為君憔悴盡,百花時。”這就像柳永所說的“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一樣,她說我真是為你憔悴盡了,在這百花盛開的時節,只有我是孤單一人郁郁相思。
? ? 《花間集》都是寫美女與愛情,溫庭筠的這首詞是從女性的口吻寫的,它寫出女性對容貌的修飾和要好的追求,而它給我們的聯想,是一種對才德美好的追求。中國在過去常把君臣、夫婦、父子的關系說成是三綱,而君臣與夫婦的關系頗為相像。古代男女不平等,丈夫可以休妻,而且還要在女子被拋棄后要求她的片面忠貞,這種感情關系和君臣關系非常相似。所以寫到女子的被拋棄常常會使人聯想到為人臣的被貶謫和不被任用,所以描述女子的相思懷念會讓人想到逐臣遷客的悲懷。
? ? ? 所以在小詞里邊像溫庭筠這一類詞能使讀者產生言外之想,而后來的詞評家也認為這一類詞是好詞。歐陽迥的“二八花鈿,胸前如雪臉如蓮”就算他寫的很美也只有一層意思,而沒有深曲的含義。但是溫庭筠的“倭墮低梳髻,連娟細掃眉”就不同了,它是有多重而且深沉的潛能。這樣的詞后人及詞評家才認為它是好詞。
? ? ? ? 我們現代人以反思的眼光,歸納的結論是:從花間詞的女性特質可知詞以有言外之蘊為美;詞的美學特質及怎么去評定它是一首好詞,重在其是否有一種幽微要眇讓人產生言外之想的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