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說的“中國風”,外國人幾百年前就玩得比你好了

法語中有個詞你一定沒聽過,

但是一看到你就知道跟中國有關系,

chinoiserie,

說的是歐洲18世紀時具中國藝術風格的物品,

家具、紡織品、陶瓷等的花樣設計或裝飾等。

1761-1762年,威廉·錢伯斯爵士主持修建的倫敦黑石南寶塔園的中國式塔

其實從17世紀末歐洲就開始盛行東方裝飾風,而黃金時期則是18世紀。這一時期的歐洲正處于劇烈變革時期,而以中國為代表的國家則正處于封建統治的全盛時期,歐洲各國開始與中國進行小范圍的貿易往來。

于是,絢麗的色彩、奢華的首飾、典雅的瓷器、自然生機的園林都展現出西方人對于神奇東方的向往。

1873年,歐洲室內裝飾著中國風屏風

1670年時,路易十四不滿足于收藏中國藝術品,他要把中國藝術元素化入日常生活,在凡爾賽宮花園為情婦蒙特斯潘修建了特里亞農瓷宮。

受中國青花瓷的影響,以白底藍花裝飾,三座單層亭子式的建筑組成,內有中國瓷器和家具,設計者更按照中式園林設計巖洞、假山、拱橋等。可惜,后來因為與情婦感情破裂,瓷宮也被拆除。

中間裝飾著相框的中國風壁紙

法國上下全都鐘情于中國藝術,據記載,1673年,最時髦的巴黎婦女都急欲購買從中國進口的手繪異國花卉外套。不久,巴黎所有街道都充斥著這種外套,于是報上頻頻揭露,多數巴黎人買的是仿冒品。

康朋街31號香奈兒女士寓所內的中國古董烏木漆面屏風

到路易十五統治時期,中國風情裝飾最出色的設計家皮勒蒙喜歡將典型的洛可可渦卷紋飾與飄渺的人物、滑稽猴、中國建筑造型結合成一體。

畫家布歇設計過以“中國舞會”為圖案的掛毯,棕色調的、富麗精致的構圖來自中國的建筑風格。這是當時歐洲許多地方模仿中國風情的標準設計,如花園涼亭、茶屋等,與英國人習慣將中國園林設計移至家具設計中相似。

時尚大師伊夫·圣·羅蘭巴黎公寓中的中國式繪畫風格的壁紙

1692年,《巴黎商店指南》中第一次為“中國式”涂漆家具做廣告,17世紀的英語稱之為China polish,即“中國漆”。當時的法國與其他國家一樣,未掌握髹漆原理,也不知中國髹漆工藝。

因此不少富裕人士先把家具木胎做好,不遠萬里運到中國。由中國工匠髹漆彩繪,再運回法國。一件家具從動工到完成,起碼要花上1年時間。

一位上流社會出生的軟裝設計師Ann Getty San 位于Francisco 的家里裝飾著中國風墻板,桌上放著一個大約1820年廣東粉彩餐具。

中國家具未傳入歐洲之前,歐洲的家具大多是那些堅挺直立的木制靠背椅,久坐十分不適,受到中國家具三彎腿、弧形靠背的啟發,法國和其他國家一樣,開始追求家具的舒適感。

不僅在家具設計上模仿中國家具的柔性設計,還開始在坐臥類家具上應用紡織面料。洛可可時期出現了一種帶墊長榻,是沙發的雛形。

室內設計師Alex Papachristidis位于曼哈頓的家,像似一場穿越,回到了“Chinoiserie”風盛行的18世紀歐洲。

從17世紀的巴洛克到18世紀的洛可可,從室內裝飾、生活用品到服裝設計都受到了中國藝術風的影響,中國風前所未有的影響著西方人的審美。如今,優雅詩意的中國風題材壁紙、地毯、墻板依然受到有品位人士的喜愛,大家不妨在自己家裝修時嘗試一把。

(heyHome 編輯整理)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已經參加一個禮拜的寫作訓練營了,是不是忘了交代一件事呢? 加今天才寫七天的寫作訓練營,已經有好幾個朋友都問我,你早...
    雙兒朵嘉濃護膚老師閱讀 188評論 0 0
  • 硅谷創投圈,流傳著一句話:創業孵化器分為兩種,YC和其他。保羅·格雷厄姆(Paul Graham)就是美國頂級創業...
    朝高在路上閱讀 2,216評論 0 15
  • 明日復明日, 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 萬事成蹉跎。 ◆◆◆ 工作能拖就拖,時間能耗則耗,總是堅持到最后一刻才來...
    中和黃埔閱讀 518評論 0 0
  • 我一直都很想來記錄我生活中的一些瑣事,有時候心血來潮記一下手賬,把往些日子的小票整理一下,看看自己的花銷在哪...
    誰是怪叔叔怪姐姐閱讀 167評論 0 0
  • 聽著音樂,發呆。耳機里是我很喜歡的歌手梁博的歌,一首《男孩》。他,曾經是中國好聲音的冠軍。那個時候我就很喜歡他,他...
    thanksgi閱讀 429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