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近有余閑,得閱此書。讀畢意猶未盡,加之亦有所思,便提筆效仿,以淺近文言作此隨感。作此文情義雖真,無奈才識有欠,不倫不類。姑且作自我勉勵,眾君勿笑【抱拳】ヾ(^。^*)
? ? ? ? 國藩號滌生,生于嘉慶十六年,于道光十八年登第,選為翰林院庶吉士,至此宦海沉浮三十余年,終為勇毅候。其挽清廷于狂瀾,政績卓絕,貢獻顯著,而其千余封家書,言簡意深,字字真切,亦使萬人誠服,代代流傳!
? ? ? ? 家書千余封,共分三卷,以道光二十一年始,同治六年終。吾讀家書,三面有感。
一、專業成長
? ? ? ? 書中滌生曰:“讀書、學業,貴在專一、有恒。”余深以為然。于吾而言,吾之學業在教學。“專一”“有恒”便在誡吾閑暇之余,需專注于專業發展。于專業發展之書,專心讀閱、專一讀閱,并只可專注本領域,不可肖想其他。領域內所讀之書一本未閱完,不可再閱他書;遇疑難雜惑需討論請教,尋求解答,除此再輔之以終身不變之恒心。如此,何愁專業不精進?
二、教學
(一)因材施教
? ? ? ? 世人皆知,人之專長、本性,無一相同,曾家子弟亦如是。四弟澄候學業天分不高,但細心有余,故滌生勸其主理家事;六弟溫甫書法不工但文有才思,故滌生勵其多讀古文,著力作文;九弟子植文不如書,故滌生勉其著力書法,多摹大家。由此觀之,滌生甚是高明,知不同之人不同之專長需不同之引導與教育。比之當代,此便為因材施教。此于吾之教學,大有裨益。吾之課堂,生四十有余。四十余之生,各有認知與專長。吾應用滌生此法,據不同生之專長,取不同之法教之,揚其長避其短,助其學業增長!
(二)多元教育
? ? ? ? 滌生家書千封,字字真切,殷殷之情,日月可昭。一教子弟專一學業、勤奮讀書;二教子弟勤練書法,不可廢弛;三教子弟平和郁氣,不可急躁;四教……如此等等。由此可知,滌生于子弟所教所學,廣博多元,并未拘囿于學業知識,亦關照其他,不固守、不偏廢。于吾之課堂,亦應如是。學業知識雖為首重,也可順及其他,知識、書寫、態度、情感,皆可包羅顧及,多元教育,生方可多元發展、多元收獲。
三、育人
(一)培養品德
? ? ? ? 滌生為官,重謙、廉,即謙虛、廉潔;滌生治家,重敬、勤、儉、孝,即恭敬、勤勞、節儉、孝順。凡此六條,為人之至高品德之精要,不論為官、治家抑或是做人,皆為適用。唯修此六條之德行,方可坦蕩行于世、方可方正立于世。是故,吾等應以此督吾輩之生,使其明己之不足,補其缺,勤修正德。德正方業正,德正方為正人,方可坦蕩自立于世!
(二)注重身教
? ? ? ? 古人云:上梁不正下梁歪。是故滌生書中告澄候,處家切勿懶惰,宜以勤儉為要。子弟在旁,紛來效仿,終可樹勤儉家風、揚勤儉美德。師之育生,身教亦重。師正則生正,師不正則生不正。故師需自正品行,于人溫和謙遜,于事公正有理,時刻端正自己,以方正之態現于生之前,使其誠服效仿,知其不足并日益改不足,趨于至善!
? ? ? ? 紙短情長,書短意長,故人雖已去,意卻傳千古。上下求索,古為今用,路漫漫,吾將深讀之、深悟之、深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