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聊三國演義:劉備為什么要和關羽、張飛結拜為異姓兄弟?

? ? ? ? 劉備字玄德,幼年喪父,和母親相依為命。家境清寒,以編織草席、販賣草鞋為生。由 于祖先是漢景帝的兒子中山靖王劉勝,常覺得自己有破賊安民、維護漢室的責任。因此熱衷于結交天下義士,并不太專心讀書。

? ? ? ? 他很會看人,看到關羽和張飛武藝高強,若是具有共同理想,密切合作,應當能夠 發揮更大的力量。而與之結拜為異姓兄弟,則是最好方式,值得嘗試。

? ? ? ? 劉備先認識張飛,張有一些資財,可以拿出來召募鄉勇。而且志同道合,愿意同舉大事。

? ? ? ? 關羽原本是外地人,因為在家鄉殺了惡霸,逃難在外,才和劉備、張飛認識。三人愈談愈起 勁,既然有意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民百姓。當然結拜為兄弟,發誓齊心一致。跟著劉備這位大哥,要干出一番大事業!

? ? ? ? 奉勸各位,少動這種腦筋為妙。當今社會,各種組織已經相當繁多而且周密,用不 著這種方式。萬一找錯了對象,怎么辦?這種以性命做賭注的結拜,除非準備賴賬,否則千萬不要輕易答應。事實上一旦發誓,要賴賬都非常困難。因為不在意的就用不著抵賴,遇到必須賴賬的便十分棘手,經常是賴不掉的。

? ? ? ? 朋友之間,可以采取謹慎態度,逐漸加深彼此認識,拉近彼此距離,但是結拜這 種事情,最好能夠避免,以策安全。特別是現代社會,變動性很大,誰也料不到以后會變成什么樣子。多交一些朋友,少動結拜腦筋,應該是良好態度。結義是美談,欣賞就好。

? ? ? ? 當然,劉備會這樣做,有其特殊原因,分述如下:

(1)劉備為皇族后代,從小存有做皇帝夢想。可惜幼年喪父,家境貧窮。到了28 歲,仍然以販賣草席為生。幸好他15 歲時,便開始游學,在漢末名臣盧植處學習。既有偉大抱負,又有識人能力。看到關羽、張飛這樣人才,當然不肯輕易放過。當然雖然沒有什么名位,卻也隱約可以看出領袖人物的風度。所以抓住良好機會,一開口便獲得兩人回應。

(2)劉備待人誠懇,聰明機警,十分受人歡迎。以他這種人中英雄,來號召關羽和張飛,成功率很高。因為關羽最喜歡讀“春秋、左傳”,是一位富有正義感的豪俠。而張飛聲若巨鐘,很喜歡以武會友。三位都是了不起的人物,彼此的能量和頻率都十分相接。當時桃園中花開正盛,社會又有聚合人才的需要。劉備看出天時、地利、人和三種條件俱全,自然提出結義的呼吁。

(3)黃巾舉事時,申言“漢運將終,大圣人出”,無形中引起三人的共同目標。劉備自我介紹:“我本漢室宗親。”張飛自稱“頗有資財”,關羽又剛好“逃難江湖”。心中都有一種默契,要聯合起來,做出一番大事。果然皇天不負苦心人,桃園三結義發揮了很大功能。

? ? ? ? 但是,正因為它是十分特殊的舉例,所以流傳至少,仍然使人津津樂道。如果自古以來,那么多異姓結拜兄弟,都很有成就,恐怕大家也不致如此重視劉、關、張三結義。義這個字,說起來容易,真正做起來,非常不簡單。并不是一時興起,便可以隨便結義。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