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的課是對上周(團隊的沖突)所有課程的復盤,有空回頭去補課了再思考。
基本的感受是沖突不可避免,但要學會判斷沖突的性質,學會解決和控制沖突。
建設性沖突,是對事討論。利用好了有益思路梳理,集思廣益,從發散到收斂。但要避免變成失能性沖突,即人際沖突。(所謂對事不對人,一貫是我工作的基本法則。)
9月4日,進入新一周的題目,是公司政治。
這篇主要是描述公司中存在的公司政治大概是什么樣子,并未提出什么管理學概念和方法。
思考:回想我參加工作十幾年來大大小小換的幾個一把手。國企基本是一把手文化,領導一換,整個單位的思路導向戰略全跟著變,一個領導一種意志。但基本上來看,一把手一定要強勢有手段,才能干出點業績,那種老好人或是沒什么想法的領導,有他沒他也都一樣,單位照常運轉,但久而久之就會發現死氣沉沉;有想法沒手段的領導也不行,初來乍到,會發現中層都不買帳,一把手的想法貫徹不下去。這也是國企的典型特點,領導不好做,因為各級的人都動不了。
再說說目前運營管理遇到的“部門間”不協同的難題,也是公司政治的一種體現。各個部門把持著自己固有的傳統業務和利益領域,對新生事物毫不關心,生怕多招惹了事,于是對于部門間協同的事也是能推則推。于是就形成了各個山頭,各個副總把持自己的業務山頭,中國的企業都逃脫不了這樣的政治文化,只是國企更為嚴重些吧。說到底,我天朝的企業就是人治的文化,一把手文化,而不是公司制度文化。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也就形成了公司政治。
推薦的課后閱讀:諱莫如深的公司政治,節選自《經理人》,作者王育琨
最核心的觀點就是,職業經理人應當對資本的意志保持充分的尊重(其實就是資本才是老板,誰出錢就聽誰的,貫徹誰的意志),是中國公司政治應該補的第一課。職業經理人說白了也就是執行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