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之前就聽說過這部電影了,今天也得以相見。又有了想寫點什么的沖動。
小女孩麗思大大的眼睛,堅定的目光在我的腦海久久不能離去。父母都是毒蟲,母親患有精神分裂癥,雙眼失明,后又死于艾滋。出生在這樣的家庭,麗思從小沒有過一天正常的生活,不去上學,不梳洗,在垃圾堆里刨吃的,在別人眼中她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臭孩子。母親精神錯亂,時而咆哮猙獰,大吵大鬧,時而像個孩子似得無比可憐地向她們姊妹要錢,家里一團糟,父親也自顧不暇,躲在自己的世界里自娛自樂,吸毒成癮。
盡管十分不愿意,麗思被送進收容所,也就是瘋人院。受盡欺負的她卻學會了如何打理自己,每天洗澡,穿的衣服雖然破爛但也都是干干凈凈的,她再也不是那個臭孩子了,她還抽出空去看望她的媽媽。她非常地愛她,她知道她的痛苦,知道她也非常想做一個好媽媽,只是她病了,她無能為力,現在,她需要麗思的照顧,所以麗思就來照顧她了,在她眼里,什么是家,有媽媽的地方就是家吧。但是,她卻不能跟她住在一起,她的外公,媽媽的爸爸不喜歡她,不愿意照顧她,覺得她是個大麻煩。
她走了,依舊目光堅定,沒有一絲的猶豫。從此,她真正過上了無家可歸的生活,睡地鐵,撿垃圾,偷東西,在街上漫無目的的亂逛,偶爾,她仍會溜回外公家去,看一看媽媽,有媽媽的地方她的心總是無比踏實的,盡管自己要像一個真正的媽媽那樣照顧她,她忘不了媽媽健康時和她一起滑雪的場景,那時候她們多快樂啊,盡管時間很短暫,她一直記著。
直到媽媽去世,最好的朋友受不了這種居無定所的生活而與她分道揚鑣回了瘋人院,她開始思索,自己也有選擇的權利,為什么不能選擇另一種生活呢?她決定去上學,她不想再做一個白癡了。她去念了高中,盡管十六歲的她只有八歲的智力,每天最后一個走,第一個去,她用兩年的時間修完了四年的課程,還獲得了紐約時報的獎學金,她可以去上哈佛了。
在生活最艱難的時候,有些人選擇了迷茫、妥協、墮落;有些人卻透過艱難的迷霧看到了黎明的曙光。一直走下去,要相信,道路一直是寬廣的。為什么那個創造奇跡的人不能是自己呢?在茫茫人海當中,我們也許渺小地如同一粒塵埃,世界對于我們是那么地新奇,我們對于這個世界來說卻可能是可有可無的,沒了我們,世界照樣會轉。我們也許無法改變世界,但是卻可以選擇改變自己的生活,無法選擇自己出身的我們完全可以憑借自己的奮斗改變自己未來的生活環境,世界上有很多種人,為什么你不可以成為其中一種呢?
要一直相信,未來的道路一定是寬廣的。一直,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