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巇第四】
原文:(4.1)物有自然,事有合離。有近而不可見,有遠而可知。近而不可見,不察其辭也;遠而可知者,反往以驗來也。巇(xi)者,罅(xia)也。罅者,橺(jian)也;橺者,成大隙也。巇始有聯,可抵而塞,可抵而卻,可抵而息,可抵而匿,可抵而得。此謂抵巇之理也。
譯文:
人和事物的發展有時相和,有時背離,就像物自然而生一樣,非人力所能夠控制。有時近在眼前卻看不到,有時遠在天邊卻了解的很清楚。近在眼前卻看不見的原因,是因為沒有考察對方的言辭;遠在天邊卻被認知,是因為已方能夠返回歷史,尋找歷史上同類事例的解決辦法,或經驗,或教訓,來比證今天。巇就是小的裂縫。小的裂縫會發展成中等裂縫,中等裂縫最終會發展成大的裂縫。小的裂縫在內部開始顯示征兆的時候,可以用“抵”的方法來堵塞上;小的裂縫在外部出現的時候,可以用“抵”的方式來消除它;小的裂縫公開出現的時候,可以用“抵”的方式來讓它閉息;小的縫隙在暗中成長的時候,可以用“抵”的方式來讓它藏匿。如果小的縫隙已經大得不能彌補了,那么就用“抵”的方式來取代它。這就是“抵巇”的道理。
學習心得:事情都有發展規律,就像人有生老病死一樣。就和我們做產品備件的時候相同,要了解它的使用情況和生產周期,什么樣階段做什么樣的備件庫存,因為部分備件事消耗品,只要在生產就有損耗,而且有它一定的使用壽命,我們可以借助這個和客戶溝通,從小的一些問題逐漸演說成大的安全隱患,這樣就邁向了成功的一步。
溫翀
201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