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晨讀雖說是能讓大家提升職場能力,但別處也都能用到。就像《高績效教練》一樣,雖是網球教練寫的,但是在個人培訓和企業管理上一樣適用。好的方法就是能舉一反三,學會后整個生活都亮起來了。
1. 三十秒法則
我檢討,我最怕就是遇到邏輯不清、說話摸不著頭腦的人。最近辦公室來了一位實習生,簡直就不知道他從哪個星球來的,一緊張就不停的說,而且完全不知道他要說什么。起先想想人家也不容易,就耐心地聽。但聽了幾分鐘還不明白,看看其他在聆聽的同事們都一臉想把他捏死的表情,我突然不為我有想打他的沖動而內疚了。
看清了他這一特質后,所有人見他就像見到瘟神一樣,躲。最夸張一次,一位同事實在聽不下去了,竟然把他坐的轉椅往辦公室當中一踢,說“你都不閉嘴,我需要靜靜!”我們中國人太含蓄了,你看老外這愛憎分明的。
快短近,是說話的原則,不管有沒有時間限制都應該遵從。
001. 說不清楚,其實是沒想明白
寫晨讀留言時只有三十分鐘。遇到平時沒有思考過的內容就很難在短時間里理出心得感悟,容易糾結在不知道應該抓住哪個點寫。時間慢慢過去,最終只能胡亂寫一篇自己也不知道在說什么的留言。
002. 想到表達簡明扼要,就要多加練習
和所有事一樣,說話也是需要練習的。很多人都喜歡寫短信,因為短信能來回看,能改,打電話就不行。要把自己訓練到說出來的話和發的短信一樣,就出師了。
003. 盡量別跑題,記得最后概括總結
跑題在所難免,有時舉個例子,插個插曲,就出去了。但要記得在談話的最后要拉回到主題上來。
2. 邊際點效應
考試前,普通學生都在最后一秒還在翻書,學霸都塞著耳機聽音樂。演講前還在改稿子的人基本上臺都忘詞,還不如把自己現有,不是那么完美的稿子讀通順了,不要因為追求完美而丟了完成。
給自己設一個比deadline再早一點的deadline。在自己設的邊際點前完成任務,給自己就空間。萬一有別的緊急狀況出現,也不至于抓瞎。
3. 考倫波策略
在別人以為正式溝通已經結束后,突然表現得不經意的問一個關鍵問題,往往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女兒昨天給她吃飯,不吃。把碗推開,差點打翻。要她吃這個不吃,吃那個不愿意。我也開始不耐煩了,說你怎么能挑食呢?她小嘴一撅,不理我了。
當時還想再追問兩句,馬上想起書上說的要及時換換腦,要看環境進行關鍵對話,就憋回去了。等到洗完澡,我們躺在床上。看她心情不錯就問她剛才干嘛生氣,她說因為媽媽沒有坐下陪我吃。呀,我才想起來!我是讓她先吃,又去廚房里忙了會。
她說要等媽媽一起吃飯的。的確,我教過她要等人到齊才可以動碗筷。孩子在心情放松時說出了真相。而且還的確是媽媽做的不對,如果我當時真的罵她挑食,豈不是委屈死了。檢討,檢討。
陳偉霆好像是我的幸運男神,拿到最佳的兩次都提到了他。我在想,要不要去表白一下。預演他從機場出來,我去接機。看到他時第一時間沖到他面前,說“陳偉霆,我愛你!”然后忙拿出照片放在他臉前,問“能不能幫我簽個名”。等到他簽完名以為完事了,準備走人。我微笑著轉過頭,問他“今晚有空一起吃飯嗎?”他會不會就放松警惕,從了呢?
參考書目:《麥肯錫方法》 [美] 艾森·拉塞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