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開了一天的會,可以說是效率非常低下的會議。上午從八點,李校長講到十一點半!我真的沒有聽進去多少,不是我沒有認真聽,而是他說的話真的沒有多少“干東西”,擠掉水份就什么都沒有了。說了什么,評了什么,都不記得了,反正我感覺一上午什么都沒干,真的感覺時間都浪費了。不過后來我把腦子收回來,自己給接下來的新生設計了一些年級口號,然后是新生到齊后每個班小組分配的方法,最后是我要在開學軍訓這七天內設計一個活動。我的一個理念就是,學生管理“活動化”,就是每月一個活動,半月一臺晚會,這些活動就一個要求,那就是每個小組的每個人都要上。只要上了,那么你們組就是第一名。無論節目質量怎么樣,學生只要快樂,只要敢展示自己就行!在活動中使學生得到教育。
在這個過程中,需要給老師說清楚的是,必須嚴格控制住時間紅線,就算節目質量再低,都不能占用上課時間!這個理念的口號是“老師帶著學生玩,抽空來上上課。”就是讓學生把每個課間,每個周末都用來思考活動,思考節目。根據心理學研究,任何人都是會有負面情緒的,而這種情緒會在心中積聚,時間一長就像是堰塞湖,會有毀滅性的后果,最輕的也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用這樣的方法來讓學生釋放情緒,有效學習。同時在集體的活動中,尤其是有益的專項活動中受益是很大的!
我要么不做什么活動,如果做,我就要做大的,做系統的,這也是一種特色。我想接下來我們初一會有更多的驚喜。
我很中意這個舞臺。我想我會把事情“搞大”。
柳傳志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世界上成功的人有三種,自己能掙錢的人,能帶著別人掙錢的人和一眼到底的人。前兩個好理解,最后一個一眼到底,也就是說對于一件事來說你說個開始,我能把這件事的前期準備,中期操作和后期結果會有哪些問題,能不能解決,都會想到。我感覺這難能可貴,尤其是對于一個學校來說,尤其是對一個學校領導來說必須具備,因為教育沒有回頭路。而我昨天開了一天,沒有看到有人有這樣的能力。所有的話都是想當然。上午開會八個人,下午開會七個人,每個人都準備了自己負責的工作計劃,而上午李校長自己在講,三個鐘頭自己一個人在那里“碎碎念”,下午終于到其他老師講了,我去的晚,我到那里晚了四十分鐘,而王德芳自己剛講完,接下來就是孔令勛,他講完李校長補充,補充完王德芳再拿著自己的東西補充,此時已經是4點45!從三點開始已經快五點了,我聽了這些話,實在聽不下去,因為孔主任和王主任講的東西,每年都講,每年都講!!!我在三中聽了十年了!可是李校長聽得很入神,我實在聽不下去了,于是打開手機,看博客上的文章,都是教育方面的。沒看幾眼,李校長大聲喝止我了!
當然玩手機這種做法是我不對,但是我上語文課,我絕對禁止學生睡覺,但是我不會禁止學生做別的作業。因為如果我的課堂,學生學習別的東西,甚至是玩小東西,我不會認為是學生的錯。我會反思自己的課沒有吸引力,沒有知識性。不過這聽起來更像是為自己玩手機找借口。可是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開這種會?我還有好多有意義的事。
下午終于輪到學軍講了,學軍提了幾個問題,明天講課通知發了嗎?志斌問記亮,回答:沒有!班里電腦能否通筆記本?志斌問記亮:沒有!班里衛生打掃了嗎?志斌問記亮:沒有!班里桌凳夠嗎?志斌問記亮:沒有!當時還有一個更緊急的事情,五個需要講課的老師已經在會議室外面等了一個多小時了!于是會議匆匆終止!后面每個人的計劃都沒說,一天都沒說出來!我真的害怕接下來每個大周末學生回家都會有大會!這樣的會議有多大意義呢!
在三中的前幾年我最害怕學生過大周末那天開會,因為我半個月不回家,不出門,好不容易放假,我要回家看爸媽,可是如果會議一開那么會超過六點,結果我就坐不上公交車,只能第二天早上回家,回到家已經是中午十二點,而作為班主任,星期天上午就要來。下午迎接學生返校。唉,會議很重要,但是能不能準備好再說。昨天上午薛總來之前,志斌還在閑聊,結果薛總一來,馬上嚴肅起來了。你玩呢!!!結果昨天最讓我們中層領導激動的,就是薛總在最后十一點半開始的講話,每個人都很激動。最后因為時間關系,沒有繼續細講。
其實聽志斌開會更難受的因該是學軍,因為開會冗長,終于有人能趕上他了!所以每次聽到學軍用很大很大的喝水聲,或者叫“吸水聲”時,我都有點想笑。
下次校長再開會,我帶本書來,而且帶一本比較薄的書,不能看手機了。
下午來了幾個一行的“領導”來講課,之所以說是領導因為他們說話講課都特別有領導范!
兩個人,一個語文敦實厚道,一個數學油滑老練。一個是語文李老師一個是數學馬老師。
先是姓馬的數學老師講課,他說自己是一行的政教主任,而語文是李申華,他是一行的教務主任。我問馬老師帶課本了嗎,他說不用帶,隨便講哪一章都行,很是自信,但是接下來他又說先前定的是“找規律”,誰給他定的呢?他沒說,我也沒問,何必揭短呢,都清楚。
等了有一會,王校長來了,王校長聽完他的話,要去給他拿小學課本,我去辦公室給另一個老師準備東西,回來后他已經開始講了,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講的是“找規律”,我的感覺是,他在背誦,因為稍微一停,他就要想一會。然后再接上去。寫的幾個“純循環”和“混循環”小數例子,都是想都不想寫上去了,整場下來,真的就像領導在講話。根本就沒有和“學生”有任何的互動!接下來他教小學數學,我感覺肯定不如一個啥經驗沒有,而有親和力的年輕教師。
接下來,講完了,我和王校長兩個人,他主動坐到王校長身邊,聆聽王校長的“訓誡”,好為人師的王校長講的滔滔不絕,而他也在適時地夸獎對方,嘆氣于自己的“孤陋寡聞”,從校長到學校夸了一遍,走的時候又是“聽校長一席話,勝教十年書”,同時又表達了想要在學校繼續“聆聽圣訓”的強烈愿望。
接下家是教務主任李申華,他人還比較踏實,因為我給他選的是一個名篇《少年閏土》,談吐也還算流暢,并且有一小段他還會背,課本上要求背誦,但是很明顯能看出他在學校應該沒有那個“政教主任”吃得開,聽完他講課,我問了他一個問題:什么是小說?很自然他沒有答出來。但是我并沒有做任何評價,因為我感覺很正常。但是不正常的是他有兩個知識錯誤!!!因為這是小說,所以里面的“我”,不是魯迅!他一直在給學生反復強調那是魯迅,同樣的閏土也是在生活中不存在的!他的原型是章閏水,可是如果憑此說這是魯迅的兒時玩伴這是很不應該的。接下來第二個知識錯誤就是本文是少年閏土,他說魯迅還寫過一篇中年閏土,這又是很可笑的,本文選自《故鄉》,是“我”在回故鄉看到見到中年閏土之前回憶的少年閏土的情景!所以這都是一篇小說的事情,根本就不存在《中年閏土》這一文章!
接下來我又問,這篇文章的教學目標是什么,他說把和閏土的四件事說清楚,我說考試根本就不考課內文章,你教這篇課文有何用?!見他不知說啥,我告訴他,課本存在的意義就是通過課本提升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也就是常說的,用課本教,而不是教課本!我接下來說了通過課文對作文的練習。他全程下來一臉的茫然。我突然感覺有些可悲兩個從教十幾年的老師熱衷于領導,把自己的最基本的能力都丟了!
可是下面的幾句話卻把我惹惱了,李申華擦著黑板說:如果平時講課,我不會講那么多,我會讓學生自己看,最后又說;只要讓學生的成績提高就行了唄!我想對李申華說,你可以侮辱自己的能力,但是你不要侮辱這個語文教師這個職業!對于小學生——小學生!來說,他們對語文的理解,全靠老師的引導和感染!他說只是讓學生看書!尤其是魯迅的文章,讓學生自己看?!而且還振振有詞地說,只要能把成績弄上去就行!對于這樣的人,我無語,這就是你為自己的水平差找的理由嗎?作為一名教師,你能教給學生什么呢?
錯誤是真的,水平是真的,我慶幸我自己在三中的十年里面,身份無論是普通老師,還是年級主任,無論自己被捧多高,也不管自己被打壓多狠,我都不曾丟掉自己作為老師的根本所在,我喜歡上課,我喜歡當班主任,所以無論到哪里,我都可以自信地對別人說,我是一名教師,語文教師!能當班主任的語文教師!而不會說我能當年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