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Q中國總主筆何韜老師:《寫作訓練營》筆記

來源:饅頭商學院

學習引導

大部分寫作不依靠天賦和靈感,依靠的是寫作技巧。寫作不是一件孤立的事;寫作是一個人全方面能力綜合的體現。千萬不要急于動筆,寫作之前理清需要遵循的基本步驟。

我們每個人能夠做到的貢獻只有一個,能夠為人類普遍經驗注入我們從各個角度看世界所得到的點滴體會。

關于作家

“作家精神愿意寫作、能夠寫作、正在寫作的人,與寫作有關,只要能寫作,就可以被稱為作家,即作家人人可為”

寫作的困難

一、寫作本身的困難

二、一本書的作者

三、間歇性的作者

四、不均衡的作者

如何解決?

l技巧問題

作家氣質、心理、態度和性格本身問題

“既敏感童真又成熟公正是培養作家的兩個重要因素”

如何訓練?

l像作家一樣的性格

學會靜思、獨處和休閑

留心觀察生活,積累寫作素材

(時刻保持好奇心和敏感性,捕捉新鮮感,同事保持頭腦清醒)

l像作家一樣生活

培養寫作習慣(每天固定時間15分鐘--30分鐘寫作,堅決執行)

學會批評自己的作品

l像作家一樣讀書

讀書讀兩遍,第一遍把這本書的大綱,寫的好和不好的地方記下來,不斷擴充這些問題;第二遍,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

l像作家一樣創作

沒有找到自己的風格之前,嘗試模仿喜歡的作家,慢慢找到自己的風格。

構思自己的作品 ——確定大綱 ——人物............

故事創作的核心要領

核心的主題 人設 情節 巧用沖突 設置懸念 轉換視角 創作共鳴

寫作公式:好故事的恒定因素式

沒有沖突=沒有故事

渴望+障礙=沖突

沖突+行動+結局=故事

找到故事雛形的10個練習

扎根大地 關于平衡 三角地圖寫作法 中間地帶

找點麻煩 高興的東西 精神世界 天堂 荒原 上升和下降


一、如何確定寫作主題?

明確寫作目標: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

理清讀者需求、讀者是誰、希望看到什么內容、是群什么樣的人

二、什么樣的文章自帶傳播屬性?

講一個好故事你的文章獲得歡迎的最有效路徑

“爆款”“超級爆款”“10w+”

共同特征:充滿細節的故事

窺私是人類的天性,好的故事一定聚焦于人。(一定要聚焦一個遭遇困境的人,一個麻煩纏身的人)

例《速度與激情8》

三、好的故事應該聚焦怎樣的人?

外在(麻煩纏身、遭遇困境)

內在(欲望追求心中的目標產生落差感)塑造人物,具備欲望

困境 外部困境(高考失利、失戀、創業失敗)

內部困境(內心反應)

一切外部環境都會指向人物內部環境的改變 例:《權利的游戲》 馬丁座右銘:“人物的內心沖突是真正且唯一值得抒寫的對象”

故事的本質規律:人類遭遇和面對困境的過程

遭遇困境——面對困境——解決困境

四、什么是決定故事質量的關鍵?

具備基礎要素=合格的故事 但不等于一個好故事

困境的質量與強度決定故事質量

好的故事它要引發讀者的共情效應“喜怒哀樂驚懼恐”

例子:《人民的名義》《釜山行》

五、動筆之前需要思考的幾個問題?

“窺私欲”:希望去了解一個人更多更深入的信息,而不滿足于我們已經掌握的信息

例子:綜藝節目幾年前——選秀 現在——真人秀

1.主人公是誰?

2.他想要什么?

3.他為什么想要?

4.他會采取什么樣的方法去得到他想要的東西

5.過程中他將遇到哪些阻礙,采取什么行動面對阻礙

6.與阻礙進行抗衡的結果是什么?

理清文章思路再動筆寫作

圖片發自簡書App

課前引導

寫作素材:書本網絡(主動獲取的信息)

通過與人進行溝通交流所獲得的

被動素材:文字、影像已經存在進行一種被動的消化吸收 (二手信息、二次吸收)

主動素材:與人溝通獲取素材更真實、更鮮活、更有實效性

一、為什么說搜集寫作素材是至關重要的?

假如一篇文章一千字左右,需要掌握的素材,是實際字數的八到十倍

海明威 冰山理論:冰山運動之所以雄偉壯觀,是因為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

二、如何從日常生活中搜集寫作素材?

“所謂想象力就是記憶力”——詹姆斯*喬伊斯

“寫作源于生活”寫作素材取于真實生活是無窮無盡的

形成從生活中挖掘素材的意識 ——村上春樹

素材整理app 印象筆記

三、如何定向結合寫作主題手機素材?

素材搜集分類 被動素材和主動素材

時間分配 寫作和搜集素材 (長時間的寫作素材積累會量變引發質變)

寫作素材搜集來源(被動素材搜集)搜索引擎:微博、微信、百度、百度文庫、谷歌.........論文庫:中國知網、萬方數據、維普資訊...........知乎:全方位的信息資源 各種各樣的媒體(視頻音頻文字)

主動素材的搜集:高質量的采訪

四、如何完成主動素材的搜集?

采訪(醫生詢問病情、家長做家訪、商務談判......)

采訪的實質,就是與人進行溝通交流從他人那里獲取信息

要點:如何去完成一場高質量的采訪,從而完成素材的搜集與積累

基本步驟梳理:

1.找到采訪對象(合適/對的人/說服他,建立人際關系網絡,建立信任)

2.前期準備、了解,采訪提綱

3.具體實戰采訪的過程(例:何韜老師采訪mc天佑)

五、采訪需避免的五類問題陷阱

采訪前做好功課(使對方感覺被尊重理解,問題要高質量)

1.避免提出可以在某些渠道獲知答案的問題

2.避免提出閉合型的問題(是否型,沒有讓采訪者表達更多的一個機會,且令人感到采訪者不認真)

3.避免缺乏意義指向的問題(浪費雙方時間,和此次采訪溝通目的結果缺乏關聯的問題)

4.避免問過于龐大的問題(給對方沉重的思維負擔)

5.避免絕對化的問題(很多問題沒有唯一答案)

解決無效問題的有效方法進行彩排演練 腦海假想/扮演角色

六、如何選擇合適的采訪環境

采訪對象的狀態問題往往是采訪者的狀態問題

1.避免直接切入主題(過于正式、刻意....營造放松舒適的環境對方近況等)采訪像聊天但不是聊天,采訪像問答但不是問答

2.避免出現你問他答的這種模式而是雙方要有來回

圖片發自簡書App

一、如何搭建寫作結構?

好的寫作結構=人體骨骼

線性敘事:羅列事實

講故事敘事:有起伏有轉折、有因果關系、有人物情感

不同講解方式,不同效果=不同寫作結構、不同效果

帶著結構意識搜集素材,文章具體結構取決于文章類型根據不同題材靈活搭建結構。

例:說明書、教材——循序漸進

推理小說——設置懸念說服別人

二、如何優化寫作結構?

邏輯清晰,敘事流暢

最簡單方式:線性敘事(但存在弊端)

一個常規故事結構框架:主人公——欲望——行動——困境——解決困境——結局

寫作技巧:事情不必從頭講起打破文章固有的事件脈絡

故事大綱:

1.設置懸念

2.開始布局(故事第一部分的說明)

3.第一情節點,故事出現變化

4.主人公做出反應,旅程開始(故事第二部分說明)

5.故事中間點

6.(第三部分的說明)主人公變得積極主動開始一系列的行動

7.第二情節點,主人公頓悟

8.(故事第四部分說明)主人公成為..的催化劑

9.結尾問題得以解決

(例:饑餓游戲分析)

三、如何寫好一篇文章的開頭和結尾

錯誤方式:缺乏精心設計規劃、與文章主旨缺乏關聯、以不重要的信息開頭

開頭技巧:制造沖突 例 卡夫卡《審判》

制造懸念 例 雨果《巴黎圣母院》

開門見山 例 簡 奧斯汀《傲慢與偏見》

結尾技巧:戛然而止、首尾呼應、留有懸念

一篇好文章的特點“鳳頭 豬肚 豹尾”

四、塑造個人風格的重要性

文章形成強烈的個人風格,會讓讀者覺得讀你的文章是一中很有品味的事情。讓讀者對文章產生黏性,是打造個人品牌、個人IP最重要的一步。

例文《北大關機山》

五、如何組織文章的敘事元素

概述:先判斷屬于概述還是描寫然后進行有機的組合搭配

描寫

直接引語:對人物原話的引用

間接引語:對原話的二次處理

六、如何塑造文字美感?

不應該一味的追求所謂的文本精致優美,我們應該讓我們的文字顯得更加清晰,簡練,準確。應該怎么做呢?多用名詞、動詞,少用副詞、形容詞,少用成語、俗套的典故.........

三類情況需避免:數據空洞、枯燥概念、陳詞濫調

七、如何讓文章打上自己鮮明的烙印?

“模仿”模仿中產生自己的習慣和趣味,讀的足夠多,大聲朗讀自己的文章。

八、如何對文章進行二次修改?

修改文章的四大步驟:優化文章主題,修改敘事結構,調節行文節奏,改善語言風格。

1.理解文章的修改步驟從大到小,從粗到細

2.很多作者動筆之前沒有想清楚文章到底要講什么?

常見問題:被素材要挾文章主題發生偏移

九、如何優化文章的行文節奏?

宏觀節奏:文章整體敘事節奏(詳略優化)與主題無關的內容盡量刪掉

微觀節奏:短句、中句、長句(分類/有節奏感的排列組合)

邏輯自洽、通俗易懂、沒有病句是一篇好文章的標準。改善語言風格,不要炫技,避免文章過度雕琢。

建議

1.當文章主題不清晰,邏輯也不夠準確下,把文章內容讀給朋友聽

2.大聲朗讀你的文章(3-5遍)

3.當文章正式發布之前,發給幾類人去提建議(非常善于寫作的人,文章所提到的那個職業領域的人,普通讀者)

最后何韜老師給出的寫作建議:

1.學習寫作要有由長到短,由易到難的意識

2.形成針對性的去提升自己寫作能力的意識(集中訓練開頭、結尾、描寫、概述這些元素)具體的針對性模塊,更高效,更深入。

3.嘗試去挖掘感受寫作給你帶來的樂趣。

十五條寫作技巧:

1.閱讀優秀的作品

2.盡可能多的寫

3.隨時隨地記下你的靈感

4.專門的寫作時間

5.隨便涂鴉

6.集中精神

7.先計劃,再寫

8.創新

9.修改

10.簡明扼要

11.富于感染力的句子

12.獲取別人的反饋

13.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

14.采用對話式的文體

15.好開頭和結尾

本文為GQ中國主筆 何韜 寫作課筆記整理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