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饅頭商學院
學習引導
大部分寫作不依靠天賦和靈感,依靠的是寫作技巧。寫作不是一件孤立的事;寫作是一個人全方面能力綜合的體現。千萬不要急于動筆,寫作之前理清需要遵循的基本步驟。
我們每個人能夠做到的貢獻只有一個,能夠為人類普遍經驗注入我們從各個角度看世界所得到的點滴體會。
關于作家
“作家精神愿意寫作、能夠寫作、正在寫作的人,與寫作有關,只要能寫作,就可以被稱為作家,即作家人人可為”
寫作的困難
一、寫作本身的困難
二、一本書的作者
三、間歇性的作者
四、不均衡的作者
如何解決?
l技巧問題
作家氣質、心理、態度和性格本身問題
“既敏感童真又成熟公正是培養作家的兩個重要因素”
如何訓練?
l像作家一樣的性格
學會靜思、獨處和休閑
留心觀察生活,積累寫作素材
(時刻保持好奇心和敏感性,捕捉新鮮感,同事保持頭腦清醒)
l像作家一樣生活
培養寫作習慣(每天固定時間15分鐘--30分鐘寫作,堅決執行)
學會批評自己的作品
l像作家一樣讀書
讀書讀兩遍,第一遍把這本書的大綱,寫的好和不好的地方記下來,不斷擴充這些問題;第二遍,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
l像作家一樣創作
沒有找到自己的風格之前,嘗試模仿喜歡的作家,慢慢找到自己的風格。
構思自己的作品 ——確定大綱 ——人物............
故事創作的核心要領
核心的主題 人設 情節 巧用沖突 設置懸念 轉換視角 創作共鳴
寫作公式:好故事的恒定因素式
沒有沖突=沒有故事
渴望+障礙=沖突
沖突+行動+結局=故事
找到故事雛形的10個練習
扎根大地 關于平衡 三角地圖寫作法 中間地帶
找點麻煩 高興的東西 精神世界 天堂 荒原 上升和下降
一、如何確定寫作主題?
明確寫作目標: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
理清讀者需求、讀者是誰、希望看到什么內容、是群什么樣的人
二、什么樣的文章自帶傳播屬性?
講一個好故事你的文章獲得歡迎的最有效路徑
“爆款”“超級爆款”“10w+”
共同特征:充滿細節的故事
窺私是人類的天性,好的故事一定聚焦于人。(一定要聚焦一個遭遇困境的人,一個麻煩纏身的人)
例《速度與激情8》
三、好的故事應該聚焦怎樣的人?
外在(麻煩纏身、遭遇困境)
內在(欲望追求心中的目標產生落差感)塑造人物,具備欲望
困境 外部困境(高考失利、失戀、創業失敗)
內部困境(內心反應)
一切外部環境都會指向人物內部環境的改變 例:《權利的游戲》 馬丁座右銘:“人物的內心沖突是真正且唯一值得抒寫的對象”
故事的本質規律:人類遭遇和面對困境的過程
遭遇困境——面對困境——解決困境
四、什么是決定故事質量的關鍵?
具備基礎要素=合格的故事 但不等于一個好故事
困境的質量與強度決定故事質量
好的故事它要引發讀者的共情效應“喜怒哀樂驚懼恐”
例子:《人民的名義》《釜山行》
五、動筆之前需要思考的幾個問題?
“窺私欲”:希望去了解一個人更多更深入的信息,而不滿足于我們已經掌握的信息
例子:綜藝節目幾年前——選秀 現在——真人秀
1.主人公是誰?
2.他想要什么?
3.他為什么想要?
4.他會采取什么樣的方法去得到他想要的東西
5.過程中他將遇到哪些阻礙,采取什么行動面對阻礙
6.與阻礙進行抗衡的結果是什么?
理清文章思路再動筆寫作
課前引導
寫作素材:書本網絡(主動獲取的信息)
通過與人進行溝通交流所獲得的
被動素材:文字、影像已經存在進行一種被動的消化吸收 (二手信息、二次吸收)
主動素材:與人溝通獲取素材更真實、更鮮活、更有實效性
一、為什么說搜集寫作素材是至關重要的?
假如一篇文章一千字左右,需要掌握的素材,是實際字數的八到十倍
海明威 冰山理論:冰山運動之所以雄偉壯觀,是因為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
二、如何從日常生活中搜集寫作素材?
“所謂想象力就是記憶力”——詹姆斯*喬伊斯
“寫作源于生活”寫作素材取于真實生活是無窮無盡的
形成從生活中挖掘素材的意識 ——村上春樹
素材整理app 印象筆記
三、如何定向結合寫作主題手機素材?
素材搜集分類 被動素材和主動素材
時間分配 寫作和搜集素材 (長時間的寫作素材積累會量變引發質變)
寫作素材搜集來源(被動素材搜集)搜索引擎:微博、微信、百度、百度文庫、谷歌.........論文庫:中國知網、萬方數據、維普資訊...........知乎:全方位的信息資源 各種各樣的媒體(視頻音頻文字)
主動素材的搜集:高質量的采訪
四、如何完成主動素材的搜集?
采訪(醫生詢問病情、家長做家訪、商務談判......)
采訪的實質,就是與人進行溝通交流從他人那里獲取信息
要點:如何去完成一場高質量的采訪,從而完成素材的搜集與積累
基本步驟梳理:
1.找到采訪對象(合適/對的人/說服他,建立人際關系網絡,建立信任)
2.前期準備、了解,采訪提綱
3.具體實戰采訪的過程(例:何韜老師采訪mc天佑)
五、采訪需避免的五類問題陷阱
采訪前做好功課(使對方感覺被尊重理解,問題要高質量)
1.避免提出可以在某些渠道獲知答案的問題
2.避免提出閉合型的問題(是否型,沒有讓采訪者表達更多的一個機會,且令人感到采訪者不認真)
3.避免缺乏意義指向的問題(浪費雙方時間,和此次采訪溝通目的結果缺乏關聯的問題)
4.避免問過于龐大的問題(給對方沉重的思維負擔)
5.避免絕對化的問題(很多問題沒有唯一答案)
解決無效問題的有效方法進行彩排演練 腦海假想/扮演角色
六、如何選擇合適的采訪環境
采訪對象的狀態問題往往是采訪者的狀態問題
1.避免直接切入主題(過于正式、刻意....營造放松舒適的環境對方近況等)采訪像聊天但不是聊天,采訪像問答但不是問答
2.避免出現你問他答的這種模式而是雙方要有來回
一、如何搭建寫作結構?
好的寫作結構=人體骨骼
線性敘事:羅列事實
講故事敘事:有起伏有轉折、有因果關系、有人物情感
不同講解方式,不同效果=不同寫作結構、不同效果
帶著結構意識搜集素材,文章具體結構取決于文章類型根據不同題材靈活搭建結構。
例:說明書、教材——循序漸進
推理小說——設置懸念說服別人
二、如何優化寫作結構?
邏輯清晰,敘事流暢
最簡單方式:線性敘事(但存在弊端)
一個常規故事結構框架:主人公——欲望——行動——困境——解決困境——結局
寫作技巧:事情不必從頭講起打破文章固有的事件脈絡
故事大綱:
1.設置懸念
2.開始布局(故事第一部分的說明)
3.第一情節點,故事出現變化
4.主人公做出反應,旅程開始(故事第二部分說明)
5.故事中間點
6.(第三部分的說明)主人公變得積極主動開始一系列的行動
7.第二情節點,主人公頓悟
8.(故事第四部分說明)主人公成為..的催化劑
9.結尾問題得以解決
(例:饑餓游戲分析)
三、如何寫好一篇文章的開頭和結尾
錯誤方式:缺乏精心設計規劃、與文章主旨缺乏關聯、以不重要的信息開頭
開頭技巧:制造沖突 例 卡夫卡《審判》
制造懸念 例 雨果《巴黎圣母院》
開門見山 例 簡 奧斯汀《傲慢與偏見》
結尾技巧:戛然而止、首尾呼應、留有懸念
一篇好文章的特點“鳳頭 豬肚 豹尾”
四、塑造個人風格的重要性
文章形成強烈的個人風格,會讓讀者覺得讀你的文章是一中很有品味的事情。讓讀者對文章產生黏性,是打造個人品牌、個人IP最重要的一步。
例文《北大關機山》
五、如何組織文章的敘事元素
概述:先判斷屬于概述還是描寫然后進行有機的組合搭配
描寫
直接引語:對人物原話的引用
間接引語:對原話的二次處理
六、如何塑造文字美感?
不應該一味的追求所謂的文本精致優美,我們應該讓我們的文字顯得更加清晰,簡練,準確。應該怎么做呢?多用名詞、動詞,少用副詞、形容詞,少用成語、俗套的典故.........
三類情況需避免:數據空洞、枯燥概念、陳詞濫調
七、如何讓文章打上自己鮮明的烙印?
“模仿”模仿中產生自己的習慣和趣味,讀的足夠多,大聲朗讀自己的文章。
八、如何對文章進行二次修改?
修改文章的四大步驟:優化文章主題,修改敘事結構,調節行文節奏,改善語言風格。
1.理解文章的修改步驟從大到小,從粗到細
2.很多作者動筆之前沒有想清楚文章到底要講什么?
常見問題:被素材要挾文章主題發生偏移
九、如何優化文章的行文節奏?
宏觀節奏:文章整體敘事節奏(詳略優化)與主題無關的內容盡量刪掉
微觀節奏:短句、中句、長句(分類/有節奏感的排列組合)
邏輯自洽、通俗易懂、沒有病句是一篇好文章的標準。改善語言風格,不要炫技,避免文章過度雕琢。
建議
1.當文章主題不清晰,邏輯也不夠準確下,把文章內容讀給朋友聽
2.大聲朗讀你的文章(3-5遍)
3.當文章正式發布之前,發給幾類人去提建議(非常善于寫作的人,文章所提到的那個職業領域的人,普通讀者)
最后何韜老師給出的寫作建議:
1.學習寫作要有由長到短,由易到難的意識
2.形成針對性的去提升自己寫作能力的意識(集中訓練開頭、結尾、描寫、概述這些元素)具體的針對性模塊,更高效,更深入。
3.嘗試去挖掘感受寫作給你帶來的樂趣。
十五條寫作技巧:
1.閱讀優秀的作品
2.盡可能多的寫
3.隨時隨地記下你的靈感
4.專門的寫作時間
5.隨便涂鴉
6.集中精神
7.先計劃,再寫
8.創新
9.修改
10.簡明扼要
11.富于感染力的句子
12.獲取別人的反饋
13.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
14.采用對話式的文體
15.好開頭和結尾
本文為GQ中國主筆 何韜 寫作課筆記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