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見他,是在教導處,他趴在辦公桌上寫試卷,抬眼看人的眼神里滿是冷漠,骨子里透著倔強。試卷寫好了,他沒喊老師,只是極不負責地把試卷拿給我看。
卷子做得還行,也只是及格了;不是一竅不通。但字體極為潦草,像他的人。
關于試卷分析及他轉學的原因,我只字未提。心平氣和的對他說了這樣一段話:以后無論是學校家庭還是社會,對人有禮貌是為人之首,相信你以后一定能做到!看到他低了頭,不好意思的說了“嗯”。我覺得我的第一課上的很成功。
他在班里安頓下來,位置、心態和成績。第一次大考試,沒想到他居然考到了班級第二,令我刮目相看。難免會有表揚之詞:你考的不錯,能考這個分數,可以上重點了,加油吧。我以為他會有驕傲的神色,卻只淡淡的說一句::在我以前的班級,我應該是落后。這點帶著謙和不滿足甚至略帶懊悔。讓我知道這個看起來柔弱不經風的瘦男孩原來還有頗大的夢想。而這點不滿足將成為他接下來走的更好更遠的動力。
可是就在我還在為這個中途轉來的“高材生”而沾沾自喜的時候,他突然爆出了狀況——我不想上學了。
為什么?為什么?
我有許多質疑想弄清楚,但這個理智的孩子應該有他 自以為合理的理由。因為我知道,他不是一個缺少夢想、半途而廢的孩子,但我更了解他的倔強,一旦拗下來,九頭牛也拉不回來。怎么辦?怎么辦?我需要一場推心置腹的交流——你能給我一個理由嗎?
——沒有理由!
? ——是因為這里的老師對你不好嗎?我沒覺得,我倒覺得自打你來了咱們班之后,至少我是很關注你了,我在你平時臉上綻放出來的笑臉里能感覺出來。這個學校雖然很古樸甚至簡陋,但老師也很敬業和善。是同學之間鬧矛盾了嗎?
他搖頭,陷入了沉默。我知道我的攻心戰術有些效果了:你不是一個沒有夢想的人,從看你第一眼開始我就深知;而且你有能力靠自己的拼搏考上重點中學,你可以。那你是個半途而廢、輕易放棄的人嗎?也不是,你一定有你的想法。
他蹲下來,不說理由。用樹枝在地上亂涂亂畫,不成文字。
我也蹲下來,和他一并蹲在教導處走廊上,那是一個特別安靜的下午,其他同學上課下課,不曾到這里驚擾這場談話,盡管只是我說,他聽。
我小心地說出了我的猜測:你想回到你原來的學校,你覺得那里的競爭氛圍和教學質量更適合你,你有些后悔了是嗎?(這是我通過電話剛剛從他媽媽那里得到的蛛絲馬跡)可是那里是收費的,這個學期你沒有在那里交學費,他們會讓你回去么?而且你現在已經從這里報了中考信息,學籍檔案都在這里,即使你在他們那里考上了重點,也不能算他們的榮耀。于名與利,他們都不會再收你了。你從這里出來,那里也進不去,你的夢想就被擱淺在荒野之外,你忍心嗎?------
? 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不厭其煩諄諄開導。不管能不能打開他的心結,能不能改變他的決定,我覺得我做得無怨無悔。因為這是場從心的交流。他一定會慎重考慮的——只為老師能夠和他一起蹲下來,坐在陽光里。
? 晚上,他還是打電話讓他媽媽把他接走了。我知道盡管他暫時走了,家里的媽媽也會給他耐心的開導。這場戰爭還在繼續。
? 第二天,早上,上午,平安無事。不見他來,也沒有接到電話。我決定把這場蹲下來的戰爭進行到底——打電話給他。
? 這是我給學生打電話最長的一次,我把他離開之后在內心重新醞釀的理由又一次分析給他,最后又下一個通牒——下午,你來,我和同學老師都在等你!
? 有老師見我,提到他,不無惋惜的說“說不上就不上了,真可惜!”我說:“會回來的,下午就來!”我有我的自信。
? 下午,我吃過飯就打了電話,她媽媽感激的說,已經去學校了。我急忙到實驗室去找,學生說,沒見他。我又跑到教室。他在安靜的整理書桌。我劈頭就是一句:
——快,今天大家在實驗室上課!
今天,他已經安安心心的在我的教室里上課了,課堂上總能聽到他回答問題的聲音,收上來的語文試卷也少了些許浮躁,字體工整得讓人乍看不出是他的筆跡。去往成功的路上,他沒有掉隊。
有一天,他成功了,應該記得他的老師和這場“蹲下來的談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