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正在參加簡書會員獨家贊助的 「恰同學少年」校園創作交友大賽 ,校友在哪兒
標題:「恰同學少年」川農-雅安的一路梧桐樹
昵稱:麻衣_如雪
地點: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區四川農業大學
職業:在校大學生? 愛好:寫作、攝影
自薦文章:猶記與君初相識? http://www.lxweimin.com/p/de5d94d71b78?utm_campaign=haruki&utm_content=note&utm_medium=reader_share&utm_source=qq
自述:最沉默又最話嘮的人,堅持了最久的事情就是寫作,不知不覺,就和寫作相伴了這么多年。熱愛一切美好的事物:美食、美景、可愛的動物……喜歡貓但是不敢抱,害怕被撓。對新鮮事物不會很快接受,但接受度很高。總是或被動或主動地適應新環境,大多情況是被動的,但是很少抱怨,因為覺得沒有用,還可能造成更大困擾。
照片:
正文:
如果要用一個字來形容川農,我大概會用“綠”字吧。依山傍水建起的雅安校區,綠化實在是不能說不好的。
新老校區中間隔著一條不寬的江和一座不長的橋,從橋頭進老校區,一條梧桐大道橫貫了老校區的前后兩扇門。說是“梧桐大道”,其實不過一二百米長,但這連綿一二百米的梧桐,也著實壯觀了。
盛夏時梧桐讓人感激
這些梧桐樹的年紀大概很老了吧,挺拔的軀干雖然沒有銀杏那么高,卻蒼勁沉著,像個古稀之年仍身體康健的老人,無言而智慧。盤虬的枝干像用力張開的手掌,加上枝葉繁茂交錯,春末秋初這小半年,梧桐大道上都是一片陰涼,只有零星的、被梧桐葉過濾過的陽光。
雅安雖有“雨城”的稱謂,但雅安的雨多是夜雨。傍晚或夜幕時分淅淅瀝瀝而落,清晨醒來時便有明媚陽光。三月中旬至九月,不到正午,陽光已猛烈地讓人睜不開眼,幸好有這一條梧桐大道,似撐開一路陽傘,盎然綠意一面可遮陽,一面可消暑。
盛夏時節,是陽光最毒的時候,也是梧桐葉最茂盛的時候。每次走在連接新老校區的橋上,都恨不能飛到梧桐樹底,以期梧桐枝葉的庇護,比撐陽傘還涼爽些。陽光下,葉子青翠舒展,遮天蔽日,樹下則一地光斑,有風時,光斑就開始起舞,奏出年年循環往復的樂章。
靠近后門的梧桐樹底,總是停著一排車子,井然有序,倒也不顯得擁堵。有了這一路梧桐的庇護,車子也不會在下午放學時被曬得燙手。
每年到這個時候,即將畢業的人如果要合影,梧桐大道是必不可少的地點。這是我們笑過鬧過,有著無數共同回憶的地方。是我們少年時光里一抹明亮的背景。
梧桐,著實是讓人感激的。
深秋時梧桐讓人不舍
在樹下來去的次數多了了,我才真正知道,不是只有秋天才會有落葉。三月開學時,梧桐還只有光禿禿的枝干,和滿地的落葉,不到一個月,新葉便迅速抽枝發芽,長大了。大片的新綠襯托下,落葉便醒目了,只是不大凄涼,落葉靜靜歸根,反而有一種說不出的詩意。
有人說,梧桐一落而天下知秋。不過哪怕在梧桐落葉如成群的蝶時,也沒有多讓人感傷,或許秋葉之靜美便是這個意思。
大一的時候,我收集了一點梧桐葉,想仿著一些畫家,給它們第二次生命。葉子成群結隊離開樹枝,雖沒有引起我們多大傷感,卻還是有些不舍的。
撿梧桐葉是再簡單不過的事,十一月中旬,樹下一層層落葉鋪滿整條路,每一陣路過的風都能讓它們起舞。
那個周末,小小的,如同手掌一樣可愛的梧桐葉在我手里,變了顏色。我后來總是沒有完成預想的作品,這梧桐葉本來已經夠讓人憐愛的了,我又何必去破壞它天然的美感。
在雅安的第一個深秋,是我第一次離家長達三個月,古詩十九首說“離家日趨遠,衣帶日趨緩”,梧桐落葉,誠然是給了我很大安慰的。
“梧桐大道”之名由來已久,還沒入學時,我便有耳聞,如今在這樹下來來去去已經三年了。三年里,和許多人說過你好,和許多人說過再見,梧桐都是唯一的見證。對這一樹說不上來是什么感覺,初見時如故人,熟悉了以后又總覺得新鮮。
明年,我大概看不到與這一模一樣的景致了。以后,我會遇見其他的風景,這一路梧桐也會迎來新的欣賞它們的人。但愿樹下光斑年年能舞出新的樂章吧,即使很久很久以后,我再也見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