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本是老情人

圖片發自簡書App

文//魚小秋


說起情人,我們立刻會想起一些人。

那些或成熟穩重、或瀟灑風流、或錢權握在手中的男人。

那些或年輕貌美、或身姿搖曳、或風情蕩漾在心間的女人。


今天我們一起欣賞另一種情人。他們是平凡的男女,他們是俗世的老夫妻。他們既不年輕俊朗也不貌美如花,他們既不玉樹臨風也不傾國傾城。男人是歲月打磨出來的珍珠玉石,女人是時光雕琢而成的一抹嫣紅。他們是彼此心中不老的男(女)神,他們是彼此生死相依的 老情人。

圖片發自簡書App

送你去上班

牽著你的手

今年一直是步行上班。既可以鍛煉身體,又可以欣賞路邊的小花小景,還能偶遇有趣的人和事。

上周的一天,步行走到距學校二十米的拐角處,看到了溫馨的一幕。

我們學校的張老師剛好也走到馬路對面。正想走過去打招呼,發現他的旁邊有一個女人。再仔細看,這女人還牽著他的手!

“他愛人?” 有些疑惑。

騎車過來的同事劉姐解開了我的疑惑:“小秋,你看,張老師跟愛人多恩愛!”

“哦!是張老師愛人!真好!”“是啊,我都見過好幾次了!他愛人已經退休了,在家沒事,經常陪著他一起來上班。”

聽著劉姐的介紹,抬頭又看,這時,張老師夫妻倆已經放開彼此牽著的手,互相微笑著告別。張老師轉身進校門,他愛人繼續徑直前行走步。

張老師今年五十七八歲,臨近退休的年紀,在學校不再任課,在后勤部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他們兩人一起走過三十多年的婚姻之路,共同撫養了兩個孩子,經歷過貧窮時的困境,遭遇過痛失雙親的悲痛,攜手度過了孩子無人照料的忙碌。如今,兒女成家,走下事業舞臺的他們,終于有時間可以享受婚姻、生活的幸福了。


牽著你的手,送你去上班。他們是彼此風雨同舟、生死相依的老情人。

圖片發自簡書App

你是我的主心骨

你是我的管家婆

朋友瑾講了她家老公的一則趣事。

瑾新辦了一張移動卡,與原來的號碼同時使用。

之前她150開頭的號碼,老公在他自己手機里備注的是“寶貝”,曾引起過不少朋友的打趣:“嫂子,我也學我哥把我老婆備注為寶貝了,她聽到這個稱呼很是高興!”

有一天晚飯后,瑾和老公一起散步。老公讓她猜這次的電話號碼他備注了什么名字。“寶貝2 ?寶寶?瑾?小葉?孩子媽?老婆?” 葉瑾一連串說了很多可能的名字。可是,每次聽到后,他家老公都搖頭,讓她繼續猜。“可是,我能想到的只有這些了!快點告訴我吧!”

“傻瓜!你是我的管家婆,我就備注了‘管家’這個名字。”

“管家?!”哈哈哈……瑾聽到這個名字,止不住大笑起來。

“怎么想起用這個名字,難聽死了!讓我想起古代時候的員外、地主、軍閥、惡霸!這些人都會有一個能干會算的管家。”

“你想歪了!” 老公趕緊糾正:“我才不是那個意思!你管著咱倆的工資,管著咱倆的孩子,管著咱倆的父母,管著咱倆的幸福!不就是咱家的管家嗎?寶貝,辛苦你了!”

聽到這里,瑾笑不出來了。是啊,一家老少的衣食住行、吃喝拉撒、外交內政可不都是她一手操持的嗎?其中操心勞神的辛苦,奔波跑腿的忙碌,上老下小的照顧,都不是一句話能夠道完說盡的。

有那句“辛苦你了!”就夠了!一輩子,瑾圖的不就是老公的理解、懂得和心疼嗎?

“好!余生之路,我繼續做好你的管家婆!”


把自己完全交給你,把掙的錢悉數交給你。與你一起關注孩子成長,與你共同贍養雙方父母,與你牽手人生旅途,與你共享生活幸福......他們,是心靈相通的老情人。

圖片發自簡書App


你是我的唯一

你是我的愛妻

兩周前,一位表叔加我好友,欣然通過。不僅因為我們是親戚,更是因為他妻子曾是我高中時的同桌。

他是老家教堂里的講道人,偶爾分享過幾篇文章給我,讀讀,偶爾回復感謝。遇見內容較好的文章,我也會分享給他。

昨天,收到微友分享的一篇文章,點開閱讀,仍是基督教方面的。“是表叔分享的?可是頭像跟昵稱都對不上號啊!”

昵稱是“李成林的愛妻”,頭像是一個五十多歲的女人在玫瑰花前的照片。

通過表叔加好友的驗證時,他的的昵稱和頭像都不是這樣的。這是誰呢?

心懷疑慮的我認真查看頭像、面部輪廓、神情以及微笑的樣子。呀!這不是表叔的妻子,我那高中時的同桌王華嗎?

前段時間,表叔說孩子們上大學上大學,上高中的上高中,都需要錢花。他兩年前學了鋪地板磚的手藝,農閑時就帶著王華到城里打工掙錢。

表叔跟我年紀差不多,跟我同學都是本分實在的鄉里人。養三個孩子,經濟不是太寬裕,生活不是太富足。可他們一直樂觀積極,和諧幸福。干活時倆人搶著干重活,吃飯時卻都爭著把好吃的留給對方。

恩愛互助、感恩惜福是他們幾十年不變的生活原則。

五十出頭的男人,昵稱改為“李成林的愛妻”,真的可以說明很多問題。混亂的社會,那么多腰纏萬貫的男人,有誰會這樣稱呼妻子?手握職權的官員有幾人敢這樣改寫昵稱?那些虛榮的人們吶,名字怎么高大上就怎么起,名字怎么能隱藏自己就怎么起,名字怎么能吸引年輕異性就怎么起……


這個“李成林的愛妻”的昵稱,就是在向全世界宣告:我以我妻為驕傲!你是我的愛妻!你是我的唯一!

他們是彼此恩愛、不離不棄的老情人。

圖片發自簡書App

嘻嘻嘻~ 老兩口兒


上周五傍晚,女兒還沒放學回家。我和先生一塊去清水河大橋邊買些水果、蔬菜。

大閘南邊有一位六七十歲的老先生帶了一三輪車的玉米,棒子很大,看起來不錯。

我們挑選了八個棒子,總共十塊錢。真是價廉物美,經濟實惠。

“大爺,錢我們付過了,把棒子先放你這兒,我們去北邊買些菜,回來時再拿走。”

大爺爽快地答應了“你們只要不忘記拿走就行!”我開玩笑說:“那你也不能帶著玉米棒子走,讓我們找不到人啊!”

可是可是,等我們拎著大袋子小袋子的菜和水果回來時,卻不見了賣玉米的大爺。

“唉!本來是開玩笑的話,沒想到還真走了!”

轉了兩趟,實在找不到大爺,就隨口問了路邊賣粽子的大姐,看她是否知道賣玉米棒的大爺去哪了。如果她也不知道,那就算了,畢竟,這社會,出現這種情況也不稀奇。

大姐的回答讓我既高興又可笑:“是你們買的玉米棒啊?賣玉米棒的老先生走時對我說,有‘老兩口’買了玉米放在這兒,又去北邊買菜了,是你們啊?”

我和先生相視一笑,不約而同重復: “老兩口兒!”

先生還有兩年才五十,我也還沒過五十歲生日,我們一起走過了二十多年的風風雨雨,也的確是“老兩口”了!

婚姻中的兩個人,走過泥濘,跨過坎坷,趟過困境,跨過苦難,相互扶持,彼此支撐……

生活里的夫妻倆,談論過文學,探討過詩詞,一起讀書,共同寫文,互相欣賞,彼此仰慕......

平凡歲月中的齊心協力,瑣碎日子里的相守相依,教會我們互諒互讓,互避鋒芒,才形成了這種以懂得、理解、尊重為前提的夫妻關系。

我們是互尊互愛、互幫互學的老情人。

讀到過孫希良的 一首詩,共勉。

贈妻

夫妻本是老情人,日久方知味更真。

白發相依隨處好,何須鳳榻臥凡塵。

作者簡介

魚小秋:園丁一枚。

育苗余暇,喜歡用文字在生活的百花園里采擷美好。寫下感受,記錄感動,保存歡喜,收藏溫暖,留下人生的足跡。

作品散見于《周口晚報》、《老子文學》。

原創微信公眾號“魚小秋”,今日頭條、新浪博客同名同步。

ID:YuXiaoqiu9689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