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談論冷漠的時候,我們在談論什么

在和頤酒店女生遇襲案發生的時候就想談談這個話題了。怕自己太嘮叨一直拖到現在不知道該從哪兒下筆。挨到前幾天看到了一則新聞,里面有這么一句“店員以為以為是家庭矛盾也就沒有出手相救..最終女子被陌生男子毆打致死。”有沒有感覺似曾相識。對啊和頤酒店的那個保安也是這么說的啊。想到這里心頭一緊脊背發涼。那么就來聊一聊這件事吧。關于冷漠和不作為。

很多人都應該跟我一樣,從小被教育要是看到街上有人在進行“激烈運動”千萬不要湊近。(“激烈運動”泛指打架、拖拽和拉扯等行為請不要歪歪)長輩們給出的原因是:“勸架這種事就讓別的人去做就好了萬一傷到你怎么辦呢?!薄鞍パ饺藘煽谧映臣芤粋€外人摻和什么你也幫不上什么忙。”“別過去了萬一人家只是鬧著玩不就尷尬了?!?/p>

還好從小到大并沒有什么機會經歷幾次這樣的情形。撐死也就是看看彪悍的武漢大媽跟同樣彪悍的武漢公交車司機大叔因為投了一塊還是兩塊互相指著鼻子罵“勞資信了你的邪?!保ê髞聿虐l現那是武漢人民互相問好的方式。)也堅定不移地信奉如果遇到這樣的情況“就算我不去幫忙,也一定會有人上前勸架”的準則然后泰然自若地相信著這個危險世界的美好和真誠。

身邊總是有各種各樣的聲音。有人跟所有長輩一樣覺得保護自己不受傷害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別人打出人命來都不關我的事。有人說應該停下來看一看才決定要不要幫助打的太過分了再去搭把手。有人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所有事情都有原因那個被打的肯定是做錯了什么事活該被揍。沒有人堅定不移地說一定會上前幫助。不過這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吧。因為沒有人想冒著自己的受傷甚至犧牲的風險去幫一個素不相識的人更何況幫助的結果可扣上多管閑事的帽子。多少古道熱腸被一句“多管閑事”給嚇得縮回去了已經伸出的手。我們最怕的不就是被指責多管閑事嗎。于是我們變得冷漠。

更加可笑的是我們依然相信并指望這個社會是熱情和美好的。畢竟冷漠又不是犯罪,我沒有理由因為冷漠而受到懲罰啊。我遭受危險的時候一定會有人來救我的對不對?社會上的好人一定會施以援手的對不對?我沒那么倒霉對不對?在所有人都這么想的時候,我們就好像生活在一個不斷自我麻痹的楚門的世界,只要有人發現了一點點破綻,那么脆弱的平衡就被輕易地打破了。這樣看來悲劇的發生也變得理所當然。最終我們會為自己的冷血承擔責任。這是一個逃不出去的死循環。

即便為了所愛之人不受傷害。“千萬不要做冷漠的人啊?!?/p>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