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過年你也被逼娃兒了......(握爪)

圖片來自幾米

我是因為生小孩這個話題動筆,繞來繞去,寫了一篇云里霧里,誰都不得罪的文章。最后實在受不了不坦蕩的自己,所以還是決定把這個大家可能整個年都會遇到的情況拿來好好說說。雖然我真的有一大堆一大堆的話可以分分鐘秒回,或者干脆shut up/ none of your business.

沒錯,我是又被催生了。跟我們一起過年的還有姐姐、姐夫,我們成了長輩們口中‘自私’的一代。大概也是因為平時相處很好,我也都是笑嘻嘻,所以夫家人也拿我當自己家人,愿意有什么說什么。我先生是家中唯一的孫子,所以大家也在盼這個娃。

這就是我的基本情況,結婚三年了還沒生娃,用他們的話說,簡直要造反。

“要不要生小孩兒”,這本來不是個問題。放到爺爺奶奶那輩兒,不生孩子那是對祖宗之大不敬,就算餓死也會七個八個地生;放到爸爸媽媽那輩兒,這也根本就不需要多想,反倒是獨生子女政策讓很多人咬牙切齒。中國人向來信奉多子多孫多福氣。所以這里有時代的背景,更有文化的制約。

那么為什么到我們這一代是否生孩子成為了一個問題?

這是時代的趨勢,也是更多人思考的結果,人擁有了更多選擇的權利。其實當我們敏銳的覺察到學習工作等各種事宜選項增多的時候,我們就應該知道在結婚生子這件事情上,盡管進程緩慢,也必將出現更多的選擇和結果。

成為一個問題,通常是幾種勢力較量的結果。有些是來自自己與旁人(親戚、朋友),有些是來自于自己本身。我們的父母、七大姑八大姨那輩兒可能從來沒想過人可以不生孩子,況且按照習慣,到了五六十歲的年紀,除了照看孩子,他們一下子也不知道要做什么,這也是通常我們被逼娃兒的原因。同時,我們自己也會受到身邊人的影響,不想生卻又迫不得已,看著眼紅,也不想被當成怪物。而自己與自己較勁兒,徘徊于兩種選擇之間,這其實跟今天我要穿什么,明年我出不出國一樣,是生命個體日常生活中的選擇問題,只不過這個選擇要大一些。

從選擇這個角度看是否生孩子,這就促使這個現象成為了一個問題,因為有各種矛盾存在體;但也可以不再是個問題,因為這里并沒有絕對的對錯,矛盾,強制性的道德律令,只取決于每個人的想法。所以社會發展到這里,就不要給不生孩子扣什么‘不孝有三,無后為大’這樣的帽子,這種道德觀念下,生養孩子是繁衍問題,而當下更多的是選擇問題。你可以選擇一個都不要,也可以選擇兩個娃,你可以20歲出頭就生,也可以做到30+,但前提是你到底有多大的選擇權。所以我總認為,與其花時間去糾結到底生不生,在你來我往互相逼迫中傷害,不如靜下心來想想,過往的這二三十年,自己到底給了自己多少選擇的權利,以及為下一代能負起怎樣的責任。

生了孩子真的不是反正有人給你帶的事兒

這是因人而異的問題,但我自己的教育觀就是能生就能養。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不同的人陪在身邊一定是不同的結果。不是說我不信任旁人,而是說你可以交付給長輩們照看,但那一定是因為一些不可抗拒的因素,或者暫時性的,而不是你根本就缺乏照顧一個孩子的能力。能不能自己帶孩子,和有沒有現在把TA放在身邊,這是有本質的區別。而倘若你是根本就缺乏自己帶孩子的能力,那一百個人雙手排隊等著幫你,我都會勸你要三思。

為什么《巨嬰國》一書一上市就火的不行,問問我們周圍30歲左右的年輕人,我們有過怎樣的思考,在生下孩子之前,我們自己的心智走到一個怎樣的高度。也問問自己,有多少可以一手帶娃,一手工作,或者一手做家務。我知道很多年輕人已經做得非常牛掰了,但真的還有很多就是沒有父母的幫忙自己根本就完不成。

父母可以幫我們,我們在某些時刻也需要旁人的幫助,但問題是,捫心自問,沒有這些幫助,你自己究竟可以走多遠,尤其在帶娃這件事情上。而這之后孩子們在成長過程中出現的種種問題你又會以怎樣的心智去面對。

經濟原因是一個因素,但可能真的沒有你想象的那么重

我哥嫂的條件不好,生了寶寶之后就托付給農村的爸媽照看。條件自然是比不上大城市里的孩子,但也算吃得飽,穿得暖。我承認后期的教育肯定做不到很多人眼中的‘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但我也從不認為接受所謂的‘良好教育’就一定能培養出一個有出息的人。人生的路有很多種,生活的方式也是如此。所以基本的經濟條件可以保證之后,我不會認為金錢是一件過分制約生娃的主要因素。

相反,當我們反觀當下很多的孩子,極度自我,毫無羞澀膽怯之情,是什么樣的教育觀導致了這樣的現狀。當我們所有的人都在甜言蜜語圍繞著TA轉的時候,未來的TA到底能抵抗怎樣的非議與責任。

劉燁的妻子安娜在接受采訪的時候就說,自己很擔心孩子的心理。她希望孩子們能明白他們今天所受到的一切關注都是他們的爸爸努力工作的結果,與他們并沒有什么關系。所以安娜希望孩子們要明白,未來要靠自己的努力。所以我常常會問,一個孩子為整個家庭做出了什么貢獻,或者TA有怎樣的努力,就獲得洪水般的關注和砸鍋賣鐵也要對TA的寵愛有加。

很多時候,我們要意識到,你所認為的經濟問題不見得一定是經濟本身,而是你自己的問題,你怎樣思考,以及秉承怎樣的三觀。比如你對待孩子們高額的早教費,層出不窮的補習班,很燒錢的奶粉、衣服這一系列問題的態度和做出的判斷。所以真的不要簡單的用一句‘經濟條件不好’就搪塞所有的教育問題,又或者僅僅因為‘費錢’‘壓力大’就直接pass生娃這個選項。或許這些經濟現象背后的問題才更值得你去思考,反思。

生養孩子絕對不是你一個人的事情

我每次跟夫家的親戚講起我先生自己很抗拒要小孩兒這件事情的時候,各位中年女性親戚就會暗示我,那還不是你自己可以搞定的事情么。剛結婚的時候,這聽得我是一陣陣臉紅啊。現在,我已經見怪不怪了。這是他們的思維方式。

然而,我沒有辦法這么做。我先生也不是這樣的人。這是關乎他整個人生的問題。雖然是我十月懷胎生下孩子,但也是他的孩子,是他人生中的一件大事情,一次大選擇。他有選擇的權利,更有拒絕的權利。

因為夫妻最開始對這件事情態度的不同而引發后期的矛盾、抱怨,和爭吵,這樣的情況其實真的很多。也是當初教唆者承擔不起的。所以所有想走這條戰略的人,真的要好好想想。尤其是女人們,當有一天你疲憊不堪的時候,你的男人甩下一句“當初,誰讓你要的”,你會是什么心情,你要怎么辦。

試著去了解彼此關系中的另一半為什么當下拒絕一個孩子的到來,就算是一句簡單的‘我就是不喜歡小孩兒’,也都是光明正大的理由,也都值得被尊重。同樣,一個人的想法也會慢慢發生變化,慢慢體會這些微小的變化,哪怕是談論這件事情上語氣的變化,都會讓你了解到TA當下的想法。而早一年,晚兩年你的身體真的不會怎么樣。而當有一天,你們真的滿懷希望迎接一個孩子到來的時候,那種彼此心靈相通、熱淚盈眶的樣子才應該是夫妻中應該有的樣子。

生不生孩子,你自己都要先學會思考。

一年前我一個好朋友跟我說,特別開心自己老婆懷上了二寶,雖是意外懷上的,但糾結了好些天,還是去醫院做掉了,因為‘我們現在沒有能力再養一個了’。當時聽到的時候覺得挺可惜,但是后來慢慢的覺得他們真的不容易,能做出這樣的決定也很棒。其實人生的路,哪有百分之百對或者錯的選擇,重要的無非就是你思考過了,和思考之后的選擇,而這樣的選擇無關對錯,也無須將來的后悔與否

三五年前,我是執意不會讓自己懷孕的。因為那時心中的恐慌,對自己,對未來,讓我清楚自己完全沒有能力照顧一個孩子。而現在,就算還沒有打算要孩子,但心態已經發生了變化。所以是否生孩子是個心理上的問題。

沒有明確的條件說什么情況下可以生孩子,也不是說所有的意料之外的寶寶就是不可以,更不是說未婚先孕就要受到指責,但當一個成熟的生命個體進入到25歲左右的時候,你就應該考慮到這些問題,并有所準備。思考的本身就迫使你去明辨自己的內心,為未來做出預判。

所以整件事情的思考邏輯不應該是:要不要生個小孩兒,要不要追生個二胎,而應該是:我們現在是怎么想的,我們現在準備好了嗎,我們接下來要做什么,我們出于什么樣的目的去生養這樣一個生命個體?

生不生孩子,都不能決定你是否擁有一個完美的人生。同樣,生孩子,不能挽救你糟糕的人生;不生孩子,也不能。

企圖通過生個孩子來改變命運的成功幾率大概微乎其微。嫁人豪門的女人都很難,更何況在這件事情上處于平常位置的你我。人生的事,大概從來沒有圓滿,總是得失對半。那日朋友說羨慕我們兩口子可以到處流浪,人生自由,他自己倆娃加身,但也享受著做小父母的樂趣。其實不管哪種,我30歲的年紀,都會認為過好自己的生活才是前提和必須。你一個人的生活都過不精彩,哪里還會帶好孩子。同樣,我也看到了太多的辣媽,腳底生風地全世界飛。你想要孩子有怎樣的人生,自己就先把自己送到怎樣的高度。當日后你指責你的孩子這也不好那也不好的時候,想想你自己又做得怎么樣。

我是一個不會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的人,我也從來沒想過要TA怎樣怎樣。想做什么自己去實現,自己做不到的就別為難孩子。TA有他自己的路要走,讓TA成為你生活的中心,拯救你死水一般的生活都只會讓你們彼此的路都越走越難。

人生沒有如果,有的只是當下,遇見的都是最好。當我碼字到這里的時候,我已經漸漸忘記了被催生的感覺,也希望這些文字可以幫到你,徘徊在生與不生關口的年輕人。你人生的路,還是要你自己走,至于怎么走,你真的要好好想一想。

THE END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今天逛超市,看到電視里歐美某個明星,突然出現在各個婚禮現場,引起新人無限驚喜,引爆全場。明星從銀幕上走到我們身邊,...
    葉美珍閱讀 190評論 0 0
  • 這幾天還真是經歷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呀,今天你也確實是說了我們沒可能了呀,怎么說呢,還是很難過的,好久以前開始喜歡你...
    南丨黎閱讀 1,663評論 2 2
  • 難得清閑,于是寫寫在工作中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細節,它們于我,是不斷的提醒、反思和鞭策。 第一個細節: 麻煩來臨,你...
    擁樹閱讀 638評論 0 1
  • 我喜歡這張牌,簡單的點和線里面,很多問題都在。我把它堅放著,看上去像一條路,路的兩頭越來越寬,中段是一個狹窄的路段...
    儲晴whj閱讀 240評論 0 0
  • JSON.parse()是從一字符串數據解析出json對象。JSON.stringify()是把一對象中解析出字符串。
    深思海數_willschang閱讀 8,034評論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