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一個怎樣的年紀呢?從大一到大二的尾聲,外貌上,內涵上,學習上,愛情上,夢想上,不停地在折騰,不停地在探索,在尋找著什么,轟轟烈烈過后,總會不時的回到原點,總會明白了,也原諒了折騰的自己,因為年少的自己正處于折騰的年紀,堆積著以后的青春紀念冊,那是我們折騰不動時的回憶。
?折騰的根因無外乎對現在的自己和生活不滿意,由此引起內心對改變的欲望,但人又往往畏懼嘗試,因為害怕失敗。但是沒有嘗試過你永遠不會找到自己獨有的風格,也不會改變。所以喜歡就去追尋,不喜歡了就返回。折騰的青春里免不了突發奇想,想做兼職了就去找,想“改頭換面”了就去妝扮,想變成文藝范了就去讀書,想出游了就去嗨,想……,心血來潮了就立刻做好了,不要顧慮太多,有些東西是不能推的,曾看過一段話:可以是杯熱水就燙死我,也可以是杯涼水就冷死我,但不能是一杯溫水耗著我,我要黑白分明,干凈利索。想做的事不要去推,推著推著便淡了,耗去了時間也耗去了可貴的激情,不如用想太多的時間去實踐,實踐比你想得正確率要高的多。
《北京青年》中的東南西北放棄已擁有的安穩,重拾青春,懷一顆折騰的心去面對陌生而未知的一片天,一路上有淚水,有挫折,有失敗,但更多的是精彩。一路的折騰用雪山的婚禮畫下了圓滿的句號,他們找到了屬于自己的幸福與心的歸宿。而我們不必重拾青春,我們正值青春,這是我們人生中的最大資本去折騰與瘋狂。縱然沒有折騰出什么,縱然又回到了原點,但心卻不再是從前的那一顆,多了些通透,折戟沉沙的往日會讓我們多了些淡然,增了些中和之氣。不再那么怨世憤俗,不再那么較真于真真假假,不再那么彷徨于患得患失,不再那么游蕩于茫然失措,而是更傾心于書與音樂之間,沉浸于運動與風景之內,更堅定地追隨于內心喜歡的模子,然后一步一步地把自己嵌進了那個畫框。
?時而沉靜,時而瘋癲,掂得起陽春白雪,玩的轉下里巴人,用折騰去為青春添彩吧,讓青春淋漓盡致的去燃燒,當我們老了坐在搖椅上酣睡時,能夢到熱氣騰騰的青春過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