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人,一相見,便感覺如故;
有一種人,無論隔多久,見面了仍然感覺溫暖;
有些地方,永遠留在記憶深處,每每想起,都是滿滿的思念。
月初時逢中秋,氣候也是非常的宜人,帶著先生與小女,下了火車又上汽車,奔波數千里回到故里。長長的鐵軌,拖著夕陽的余光,無限的延伸,仿佛就是我那看不到盡頭的鄉愁。
大山深處的小縣城依舊安靜、溫和、恬淡,清晨的簿霧中飄蕩的空氣非常新鮮,是重金屬嚴重污染的珠三角永遠也無法奢望的清新。隨著城鎮化的發展,小縣城也在悄然無息的變化著,仿佛是漸漸長大的小姑娘,開始懂得裝扮,懂得嬌羞。家家戶戶都是小洋樓,門前的馬路也修的漂漂亮亮。村子早已經不是舊時的模樣,曾經村民們的大菜地,現在已經被各大小樓盤與商鋪侵占,仿佛是草原上的野花一樣,一直往前延伸,讓我完全找不到記憶中村莊的痕跡了。
弟弟和弟妹忙著上班,我和先生每天都是精神飽滿的帶著小女與侄子去河邊散步,卻每次都是被兩個小鬼累的疲憊不堪。年齡相仿的他們在河兩岸的樓盤與花園之間不停的奔跑與躲藏,或者一會兒要吃一會兒要喝,再不然就是稍不注意兩姐弟就打了起來,抱頭扭打不贏時,就動口咬,我們兩個可憐的大人完全淪為了保姆。盡管如此,先生還是每天都想要去走一大圈,享受大城市沒有的舒暢與清新。
小女回到外婆家,似乎也是特別的新奇,隨處可見的狗尾巴草成了她最喜歡采摘的植物,每天早上天剛亮,就喊我起床,絲毫不理我是否睡眼朦朧,非要我陪她去外面看風景。對我來說,一切都太熟悉了,所以無風景而言,但于她,卻意義完全不同,一朵野花、一棵狗尾巴草,都非常的喜歡。繞上一大圈,采上一束還沾著露水的野花,在我的幫助之下,用野草縛緊,她會拿去送給在廚房做早餐的外婆,得到夸獎后蹦蹦跳跳的找弟弟玩。偶然看到圈養的大肥豬,她也很好奇。雖然這動物在圖書和動畫片上,她是熟悉的,可在外婆家卻看到的是實物,讓她又驚又喜。離豬圈有著兩三米的樣子站定觀察。看了半天,她突然和肥豬開始講話了,“豬豬俠”、“豬豬俠”,見肥豬沒反應,又叫“小呆呆”、“小呆呆”……“媽媽,豬豬為什么不理我?”看到她委屈又渴盼的詢問眼神,我和先生簡直是笑彎了腰。這就是童趣,難道不是嗎?告訴她豬豬不會講話,只愛吃菜葉后,才在半懂之間不再叫喚了。
?故鄉的水依舊,人也如常。親戚之間,還是來往很密切,真正的左鄰右舍都是親戚,誰家有事都會來幫忙搭把手。堂弟堂妹們,個個都已經成了大人,添了很多的侄子侄女。看到孩子們,不得不承認自己已經是30+的人了。盡管家家都住的是樓房,卻沒有大城市那種冷漠和進家就關門的習慣。只是不知道再過個十年二十年,是否仍然如此親近。
匆促之間,見了幾個老同學。沒變的是那種同窗之情,依然如故、依然親切。這種感覺,或許在有生之年,都不會改變了。當然她們也在悄悄的發生著變化,變得更成熟、更優雅、更獨立。每次下了火車,孫都會在火車站接我,離開時,她也會趕來送我。這么多年了,如果哪一次回家,在火車站沒有等到她,肯定會特別失落,不是姐妹勝姐妹。這次還意外的有宏一起送站,真的是很開心。芬長胖了,幾乎是認識她的十多年來,第一次見她有點兒肉,以前真的是太瘦了,有點兒肉挺好的,起碼看起來健康很多。臨走之前,與梅和小雨也來了個短暫的相聚。梅越來越獨立能干了,這是很不錯的現象,女人有時當你不得不選擇時,堅強是永遠值得敬佩的,期待她的付出早日得到回報。小雨還是與我想要的樣子一樣,自信、能干、優雅、樂觀,保持這種狀態,讓我們彼此成為對方的參照物,傳遞生活的正能量,大家都過得更好。
故鄉的美食也是非常棒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故鄉的山很大,水源也很豐富。各種山珍與野味很多,真正的原生態、無污染。或許是因為過于偏遠,所以才得到上天如此得天獨厚的眷顧吧?山上的竹筍、野菜,河里的魚蝦、螃蟹,走來走去的家雞、野鴨……,早市上,竟然還有野生獼猴桃賣,價格相當的誘人。
短短的相聚后就是匆匆分別,早上接到外婆打來的電話,女兒還念叨著要再去外婆家住,真心希望她能理解,并且承載著所有人對她的關愛,成長為一個聰明、自信、有愛的小姑娘。
?日子如流水般匆匆淌過,每個人都在屬于自己的那個空間里忙碌著。到不了的是遠方,回不去的是故鄉。唯愿都能尊重自己的內心,過得充實、幸福。
??? 鄉愁,就是那長長的鐵軌,這頭是我,那頭,是我的至親與好友。載著我的思念、祝福與期盼,期待下一次更回美好的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