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教育很多時候不需要高深的理論,也不需要復雜的過程。孩子們就像田野中的苗木,有些粗壯旺盛,有些則纖細無力。對于后者,作為苗木的看護者的我們,似乎要更費些氣力,多松松土、施施肥、澆澆水,而不是只顧著欣賞前者。
下午剛到班里。
一同學向我匯報:小雨同學中午不睡覺,弄得手指響,還在做其他事情,影響其他同學休息。
我叫她過來問:
剛從家里回來,是不是午休睡不著啊?
睡不著不要緊,閉上眼,在床上不要亂動就可以。我在上學時也遇到過這樣的情況。
今天中午午休時,有同學聽見你的手指在響,而且還產生其他的聲音,有這種情況嗎?
小雨說:有。
我說:“做事情要注意對周圍同學的影響,我上周跟你聊的內容還記得嗎?”
小雨說:“記得。”
“像這樣的問題,如果有同學問起你的情況,你就應該道歉了,而非否認,雖然沒有責備你!”
她點點頭。
“以后午休盡量避免這樣的事情發生,明白了嗎?”
“明白了!”
往事
關于小雨同學,我曾提到過她,習慣存在嚴重問題,家長也跟我交流過,談了孩子存在的一些問題。我也很很感謝家長,很真誠地把孩子的缺點告知我。
上周,小雨同學出了些問題,我在跟她談話的過程中,她哭著說:周圍很多學生不理我……
她給我的感覺是很無助,我對她說:假如你現在轉學,換一所新學校,你同意嗎?
她搖搖頭。
假如你換一所學校,周圍是新的同學,過一段時間之后,你與同學的關系是否會非常融洽?
她搖搖頭。
與同學間的關系不好,根本原因在哪里,你知道嗎?
她搖搖頭。
“我現在幫助你分析一下問題,不要認為我在批評你,好嗎?”
她點點頭。
有的同學反映情況是:
你出現問題時,有同學善意地給你提醒,你會裝作不知道,或者直接否定別人,說:
“沒有啊!”
假如有十個人給你提意見,即便是有一兩個提的意見不對,那還有八九個是對的,所以,首先要尊重提意見的人。
你可以換位思考一下。
如果你不尊重別人的意見,別人漸漸地就對你冷落了,這是很簡單的道理。
你想想,一個從來或者很少承認自己錯誤的同學在其他人的評價中會好嗎?
剛才我給你列舉這些事實,不是批評你,是讓你反思一下自己現在處于這樣的境地,根本原因在哪里?
對于你這種情況,我對你周圍的同學說:“小雨同學,的確存在不少問題,我們可以幫助她逐步克服缺點。”
她點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