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寫字”那點事???第一篇

? ? ? ? ? ? ? ? ? ? 文? 孤峰獨影

1

在我的記憶中,寫字就是書法。這一認識源自父親,父親是一名小學老師,他的書法不能說造詣很深,但在我們鄉十里八村那也是遠近聞名的,每當春節之前的那幾天,我們家的客人是絡繹不絕,叔叔大伯,認識的不認識的,拿著紅紙來家里找父親寫對聯,偶爾也有一兩個叔叔伯伯多帶一盒臭臭的墨汁。父親一旦坐下來得一天不能挪動,這種狀況得持續兩三天。當時我覺得父親很神氣,手握毛筆,三下兩下,對聯就寫成了。我就像個書童一樣蹲在父親對面往下拉紙,寫好我鋪在陽光下,曬干,來人拿走。

除了在家里看到父親寫字外,我跟著父親去村后邊的幾個化工廠里看父親刻字,我清楚的記著是兩個肥皂廠,“紅日牌”肥皂,上邊的“紅日”兩個字就是父親刻的。

在我生活過的小學和初中的校園里,圍墻內外的類似“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鍛煉身體好”的標語是父親描的輪廓,別人刷的,這還不包括我們村里村外的標語,什么“什么只生一個好”之類的。那時候就覺得寫字就要寫成父親那樣才叫寫字。

但遺憾的是,從小頑皮搗蛋的我,沒有練就一手好字。至今我還懊悔小時候怎么那么不懂事。

2

參加工作了,更加深深地意識到,寫不好字,沒法面對學生,沒法登臺講課,沒法板書寫字,沒法指導書寫,沒法賽課……幾乎沒法從教。從那時起,我不能停滯了,必須立即改變,馬上出手。于是我就拿著課本,找到當時的“史振東”校長,找史校長給我一筆一劃的指導,我認真的仿寫;再不就是找來字帖,專心的臨帖;在教室的黑板上,練粉筆字;在拼音本上,練鉛筆字。報名參加九宮格書法班,練鋼筆字;跟著呂衛平老師,練毛筆字……想拼全力把小學丟棄的東西找回來,不能說夏練三伏,冬練三九吧,練到了現在,還是很慚愧,字仍然羞于見人。

3

如今為人師,為人母,不能單單沉浸在懊悔之中,下決心竭盡所能不讓后輩步后塵。因此,對孩子的書寫嚴加管理,對學生的字體悉心指導。

現將對孩子的寫字第一步的指導和要求從以下三個方面匯報如下:

一、寫字環境

孩子在寫字時,一定要在一個整潔干凈的環境中,所以,我要求孩子寫字時,書桌上務必清爽,寫什么作業放什么書,擺什么本,其余的一概不要,做到眼無雜物,手無旁騖,專心寫字。書本在左邊,本子在書的右邊,且全部在桌子上,不能讓本子的下半部分耷拉在桌面下邊。本子用的時候要在寫的那張紙下邊有一個墊本,上邊有一個蓋本。兩個墊本就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持紙面的干凈和整潔,孩子的本子容易臟,本角容易卷起來,用一個墊本蓋著,就避免這些現象的出現了。書桌上的本子要緊貼桌面,不允許本子下邊有任何書之類的物體墊著。如圖所示:

圖片發自簡書App

二、握筆姿勢。

一支細細的鉛筆,如使用得當,則能妙筆生花。正確的握筆姿勢是“拇指和食指捏著,中指穩穩的托著,小指無名指墊著。”特別一提的拇指和食指只能見面而不能挨著,中間要留一個窄窄的縫隙。這個姿勢要練習,要督促,要堅持。孩子容易反復,容易受隨意的影響。容易懶散松懈。

圖片發自簡書App

三、寫字姿勢

孩子在寫字的時候,要注意坐姿。首先做大“一拳一尺一寸”,詳細解釋就是“眼睛里紙面一尺, 胸口里桌子邊沿一拳, 手指離筆尖一寸。”其實這個兒歌孩子們早早都知道,就是不容易堅持。不僅如此,還要做到“頭正、肩平、腰直、足安”,其中頭容易歪,且孩子的腰經常趴在桌子上,特別是腳總是歪在凳子外邊,或者蹩在凳子下邊,要么就是隨心踏著節拍亂動。真正做到足安的人不多。

特別提醒的是,孩子寫字時,右手握筆寫字,左手穩穩地按著本子,或者拇指食指叉開呈八字形,壓在本子上,防止紙張一上一下微微顫動,給寫字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圖片發自簡書App

以上三點是我在課堂上嚴格要求孩子們要做到的,希望孩子們能堅持用正確的姿勢練一手好字。

所以周末安排

周五晚上:我在教室里領著孩子寫了一張的派頭字,請大家督促孩子寫完,在家寫作業時要特別關注孩子的書寫姿勢,關注寫字質量。盡可能的和老師的的要求一致。

周六:練習四行字,內容自定。一定關注寫字姿勢,關注寫字質量。

周日:練習三行字,內容自定。一定關注寫字姿勢,關注寫字質量。

這三天的寫字姿勢、練字情況,如能排成照片展示在班級群里,見之甚喜!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