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是鋼鐵,但社會崇尚像鋼鐵一樣的人。他們堅強勇敢,努力,努力,再努力;奮斗,奮斗,再奮斗,遇到一切問題都能迎難而上,毫不退縮。
這樣的人被我們贊譽為英雄,其中典型的代表有神話故事里被砍掉頭,乳頭做眼,肚臍為嘴的刑天,也有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里面的保爾·柯察金。從小,我們不僅被這些神話、小說中的英雄人物熏陶,還有更多現實生活中,不知道是否存在的真實人物,成為我們的榜樣。
最出名的一個就是“別人家的小孩”,他比你聰明,比你懂事,比你挺好,更重要的還比你漂亮。
繼“別人家的小孩”之后,還有“別人家的員工”,他工作效率比你高,加班時間比你長,關鍵是工資比你低。
很多時候,我們就是這樣一邊承受來自這些鐵人的壓力,一邊不斷努力。至于這種努力是否是我們想要的,我們并沒有多少時間去深思。
漸漸地,我們所知道的就只有一點,就是不斷地去努力,不斷超越那些別人家的孩子、別人家的員工。并且,我們堅信“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就像打游戲一樣,我們每收獲一分,對游戲的興趣便增加一分,花在游戲的時間便多一分。到最后,熬夜打游戲,不到精疲力竭,絕不停止。
因為一旦停下,就會發生可怕的事情——不是被別人超越,而是你想超越的人已經遠遠地把你甩在身后。
所以,很多人的努力都是在消耗著自己的精神與身體。他們取得了收獲的喜悅,卻也取得了一身的疲憊。
▼
我知道一個高中生,高一的時候一直很拼命地學習,有時間就學,不僅課余時間要補課,甚至在上廁所的時候也要背英語單詞,小便小背,大便大背。有一次背單詞忘記了時間,腿蹲麻了,差點要靠同學扶著才能走出廁所。
雖然他初中基礎不好,排名很靠后,但是經過這番努力,他進步很大,從班級二十名,前進到班級前十名。
在進步的激勵下,他像吃了興奮劑一樣變本加厲地努力。一年之后,他進了重點班。
重點班的競爭壓力更大,他從原先班級前幾名,變成了現在班級的倒數,成了拖后腿的人。
于是,他更加努力,用變態都不足以形容這種努力。
他下午不回宿舍就待在教室學習,一直學到晚自習下課,回宿舍他繼續學。宿舍十點半關燈,于
是,他就打手電躲在被窩里繼續學,經常學到十二點半。
第二天早上,五點半就起床,每天睡眠時間不足四個小時。
他以為這樣就可以超越重點班的同學。確實,在一開始的一個月里他在班級前進了二十名。
但是,兩個月之后,他成了宿舍里成績最差的那個。
不僅如此,他的身體也成了宿舍最差的那個。只是高中生的他就已經有了白發。
現在的他一點也不想努力,覺得好累,頭腦昏昏沉沉,總是不自覺地想到不熟的知識點,然后焦慮地睡不著覺。除此以外,他的胃口變得很差,即使餓,他也不想吃一口東西。
現在的他,再也努力不起來了。即使心里想,身體也無法做出行動。
▼
有人說,是這個高中生努力的方法不對,但在我看來,這不僅僅是方法的問題。他的努力,一方面源自于對超越他人的追求,另一方面來自于被別人超越的恐懼。
這兩者都會給人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而很多人的努力方式和他是一樣的。久而久之,我們的精神會土崩瓦解,變得不想努力,寧愿像行尸走肉一樣活著。
我們并不想如此,誰他么也不想這樣!
但是,社會是崇尚強者的,“勝者為王,敗者為寇”,這句話在任何一個社會都是成立的。所以,有多少人愿意向別人傾訴自己內心的無奈與孤苦呢?即使去找人傾訴,又有幾人愿意聽你訴苦呢?
今天看到一則短視頻,女主打遍電話薄所有的人,沒有一個人愿意陪她逛街,即使曾經追求過她的男生也不愿意,最后,她只能帶著鏡子,和鏡中的自己一起逛街。
每個人都那么忙,最后我們不是獨立,而是被獨立。
所以,如果努力到了毀滅自身的地步,那還不如不努力!
雄鷹也會落在山峰上休息,給自己一個喘息的機會,待休息好了,依然有你翱翔的天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