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同樣做一件事,別人就能得到夸獎,而你就被嫌棄?
為什么有的人一無是處,最后還被賞識,而你累成狗,卻得不到應有的認可?
大家都知道世界不公平,但憑什么不公平待遇的總是你呢?
首先,停止說別人啥也不懂,整天又裝又作,沒有誰只會溜須拍馬,也沒有誰只靠狗屎運……其實保持你現在的狀態,你也可以被賞識、被夸獎。
一
人生就像打游戲,生活也是有BUG的,先看佛家小故事,試試你能不能發現這個bug呢?
故事一:
說有一個屠夫,每天干的白刀子進紅刀子出的營生,可謂殺生無數。
有一天,他在殺一頭肥壯的羚羊時,羚羊竟然沒有掙扎,而是用乞求的眼神望著他,然后沖著他前行兩步,兩條前腿撲通一聲跪了下來。與此同時只見兩行長淚就從它眼里流了出來。屠夫心頭一動,但還是拿出了屠刀。那只羚羊栽倒在地,眼里的兩行淚跡也清晰地留著。
屠夫沒有立刻開宰,他的眼前老是浮現著給他跪拜的羚羊,心中有些蹊蹺,藏羚羊為什么要下跪?開膛扒皮的瞬間,屠夫手中的屠刀咣當一聲掉在地上……原來在羚羊的肚子里,靜靜地臥著一只小羚羊,它已經成形,還在微微地動著。這時候,屠夫才明白為什么那只羚羊要彎下笨重的身子為自己下跪:它是在求屠夫留下自己孩子的一條命呀!
從此,屠夫放下了屠刀,皈依了佛門,每日誦經懺悔,終于修成正果,得入西方極樂。
故事二:
這個故事講的是一位居士,自幼跟母親皈依了佛門,吃齋念佛,每日上香禮佛,散盡錢財,布施大眾,可謂是名動一方的大善人。
某一年,天降大旱,居士帶著家人、鄰里一起焚香拜佛,祈求了七七四十九日,眼看著莊稼一棵棵干涸而死,幾十畝田地顆粒無收。居士氣急,脫口罵道,什么狗屁佛祖……
從此不再拜佛,無疾而終。最后卻因謗佛墜入地獄忍受拔舌之苦。
(本故事純屬虛構,佛者,空也。贊佛是空,謗佛亦空!我佛慈悲!)
那么,故事中的屠夫和居士哪個更該入地獄?哪個更該上天堂?
世界就是這么不公平,你想要對所有人好,那就會被別人永無止境的貪婪所淹沒,而你若是窮兇極惡,別人反而會怕你凡事還讓著你,甚至你的一些小善舉,還會被衛道士站出來一通夸獎。
生活的這個大BUG就是預期。
你的工作得不到賞識,主要是因為你太能干了,別人對你的預期更高;而你總讓別人失望,也是因為你總說是是是,總是滿口沒問題,別人對你的預期自然會高。
相反,那些總是這也不會,那也難做的人,即時他們做的比你稍差一些,但關鍵是領導的預期低啊,相比之下,別人留給領導的印象是,比預期好,你留給領導的印象是,比預期差。
《博弈心理學》有句話叫:根據印象選擇是人們的普遍心理。
試問,你身邊有幾個超人?
二
俗話說,會哭的孩子有奶吃。古人誠不欺我也。
那換做我們,又應該如何利用這個bug讓生活更容易呢?既有的印象已經有了,總不能說腦袋被門擠了,領導你對我要求低點吧!當然,不得不說這確實是一個方法……
其實也很簡單,你只需要一些技巧而已。
任何事情都是有難度的,讓領導提高對困難的預期,對結果的預期自然會降低!
求別人辦事,誰都有成與敗兩種預期吧,你要做的就是七次“YES”三次“NO”,杜絕做老好人的預期。當然,說“NO”也得看情況,比如百度能搜索到的還來問,是不是讓他果斷滾粗!
生活中充滿了類似的bug,人類這種神奇的生物總是有一些奇葩的技能。
比如減肥節食,身體會認為你缺乏食物,從而減慢新陳代謝,反而比正常吃飯,加強鍛煉要瘦的慢。
再比如人們傾向于接受消極的觀點,恐懼更容易說服人。所以戒煙廣告總是做的那么惡心,而不是用家庭溫情的訴求去勸說。
……
你學會了嗎?
后記:
其實寫下這個題目蠻有罪惡感的,感覺在教壞別人。我覺得我們利用一些技巧讓自己生活的更容易無可厚非,但是我們必須明白,生活從來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逃避問題永遠解決不了問題。不努力也永遠不會有進步。我希望看過的朋友,不是用這個去偷懶,而是通過說話處事技巧,讓你的努力早些開花結果。
老人們愛說:人哄地皮,地皮哄肚皮。引以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