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一個正在創業的朋友給我發來一張截圖。
截圖上是他和客戶的對話:
客戶:向你學習。
朋友:我有啥好學習的?
客戶:努力,敬業!
朋友:還不是因為窮……
客戶:那就對了!
朋友給我發來這樣一張截圖,其主要目的在于激勵我,順便得瑟。
因為我剛剛就業,很多事情都在適應期。
因為我不僅干著一份全職,還打算干一份長期的兼職。
因為我開玩笑說我希望未來的某一天,我的特長那一欄上寫著倆字兒:掙錢。
所以,他告訴我要努力要拼命。
因為認同他的話,所以我最近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還不是因為窮。”
回重慶,25個小時的火車硬座,累死累活,為什么?因為窮。
同事找房子,兜兜轉轉找不到合適的,為什么?因為窮。
室友覺得工作壓力太大,還沒開始就給自己無形的壓力,不斷給自己催眠覺得自己不行,我告訴她:“咱窮,必須要努力!”
一個月以前,我還沒有工作。當時已經工作了一個月的室友在寢室里大嚎:“勞資現在就想自己過得好,有錢。什么貢獻社會實現人生理想這樣的話,以后再說吧。我過得好就是對社會最大的貢獻了!”
沒錯,所謂理想可以給予我們能量,但是奮斗最最基礎的目的卻是為了吃好喝好。一如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最高層次才是實現自我,最低層次的需求不過是溫飽罷了。
而不論是實現最低需求,還是最高需求,都只有一個途徑:拼命。
當然,我們這群人并非唯利是圖,我們用錢激勵自己,只是因為它最現實,看得見摸得著。
我們窮得理所當然,為錢也奮斗的理所當然。
我們有理想,我們的三觀也很正。
我們知道“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我們公司營銷中心的一位同事,94年的,現在已經是分區主管了。
營銷中心的人對她的集體評價是:很拼,無論到哪,工資都是最高的。
營銷中心的老大開玩笑說她的特長就是掙錢。
我跟她同年,她比我大一個月。
我進公司的第一天,就是他們三個新主管的受聘儀式。
只有她一個女生。
當時我就想:這個女生一定很厲害。
后來,她發表上任感言說到自己的年齡,那一刻對我的沖擊力巨大。
一樣的年紀,她在干嘛而我在干嘛?
有些時候,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并不在于年齡,而在于努力的程度。
而在后來的接觸中,她也說她自己那么拼就是想要掙錢,讓自己的生活過好。
她覺得特長是掙錢沒什么不好。
我也覺得。
寫到這,我的腦海中忽然蹦出我堂哥當年說過的一段話:“小妹,要努力啊。要不然像你哥一樣,走在街上,口袋里一分錢都沒有。街上的乞丐都比我有錢,可是我卻不能像他們一樣伸手向別人要錢。”
坦白講,堂哥當年的這段話對于剛剛高二的我一點激勵作用都沒有,因為那時的我對于錢,對于自己掙錢完全沒有概念。
所以,我不覺得我需要怎樣的努力。
包括在大學期間,我去實習,因為就住在學校,不需要愁吃愁穿愁住,所以我對于錢依然沒有多大感覺。
或許是獅子座自帶的傲嬌吧,喜歡用金錢表達愛,又習慣性地視金錢為糞土。
所以,一直以來,對于掙錢,我都沒什么概念。
直到最近,我才有了真真切切的感受。
才對朋友的那一句“還不是因為窮”高度認同。
上周,《奇葩說》總決賽,辯題“生活被工作填滿,該不該辭職?”
我的立場第一次那么堅定,從頭至尾我一直站的是不辭職這一方。
不過,這倒不是因為想要掙錢,而是因為現在的公司,公司里的百來號人,我很喜歡。
對于我來說,一個工作最重要的就是我自己心里舒服,身體累可以,但不能心累。
因為他們都很拼,都很正能量。
所以,我喜歡。
歡迎關注信任速貸
提供小額短期貸款
資金周轉靈活
借貸寶/無憂借條/今借到
三平臺放款
手機操作方便
審核通過貸款快速到賬
想買的手機遙遙無期
想買的包包觸不可及
資金周轉遇到麻煩
向父母伸手?
向朋友開口?
不如向信任速貸借錢
信任速貸專注提供
借貸寶、無憂借條、今借到三平臺放款
額度500—5000的小額速借
續借快速提額,通過審核,秒放款!
信任速貸小額貸款安全可靠
條件簡單,秒速貸款
解決你的燃眉之急
額度500—5000元的小額速借
續借快速提額,通過審核,秒放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