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和靈魂,都在路上的時候3

這里,沒有布拉格廣場的布拉格。

勇敢嘗試的捷克菜。說實話,捷克豬蹄比德國豬蹄好吃

牛肉湯配饅頭,還蠻好吃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網紅冰激淋,去布拉格的前一天看到的,果斷去排了一個小時隊。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爬上了鐘樓,看看這座城。喜歡它的色彩。

圖片發自簡書App
布拉格老城

有威尼斯的感覺。

爺爺奶奶帶著小朋友,很少在歐洲看到這樣的畫面
圖片發自簡書App

塞德萊茨教堂人骨教堂

從市區駕車一個多小時,就為了看一眼這個詭異的地方。捷克人骨教堂(Kostelík Vech savtych a kostnicí ),位于布拉格以東約70公里的小鎮Kutna Hora,建于14世紀,其外表是看似十分普通的哥特式建筑造型,但內部的裝飾卻都是用人骨做成的,因此這里與其說是教堂,倒不如說是“人骨博物館”。也許是宗教背景不同,在這里并沒有好覺太多的陰森恐怖,就是,歪果仁城會玩兒。

塞德萊茨教堂,飾品大約用掉一萬具尸骨。神學家表示,天主教視死亡為神圣的事,死后將尸身獻給上帝,象征無上的贊美,所以“人骨裝飾品”不值得大驚小怪。人骨教堂很小,4萬副經過消毒和篩選的骨頭,大小相同,被細致地用來砌成燭臺、祭壇、圣杯、門楣、拱門、吊飾甚至十字架。教堂正中央那盞由人體各部分的骨骼造成的“人骨吊燈”——以腿骨組成主架,下顎骨串成掛簾,主架又分成8個腿骨燈架,撐著一塊塊排成圓形的盆骨,上面又各自端著一顆充當燭臺的頭顱,外形獨特。

圖片發自簡書App
惡魔塔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布拉格天文鐘是一座中世紀天文鐘,安裝在布拉格老城廣場的舊市政廳南面墻上。這里不僅成為了一個熱門的旅游景點,更是當地人拍攝結婚照的熱門取景地。每逢整點報時,12門徒像伴著鐘聲依次現身,尤為值得一看。

據說為了保證世上沒有同樣的鐘出現,建造此鐘的工匠甚至被刺瞎了雙眼。

天文鐘是一座精美別致的自鳴鐘,分為上下兩座,上面的鐘一年繞一圈,下面的一天繞一圈,精美別致而又頗具古韻,可惜因二戰戰火的波及,現在游人能看到的鐘身主要是經過戰后修復的面貌。

天文鐘的核心部分完成于1410年,由三個最主要的部分構成——天文表盤、十二門徒以及日歷表盤。天文表盤代表著太陽和月亮在天空中的方位,并能顯示各種天文細節。行走的十二門徒是一個發條裝置,可以每隔一小時顯示門徒和其他移動的雕像。還有就是一個用代表月份的紀念章所組成的日歷表盤。

天文鐘的背景表現的是地球及天空的局部視圖,中間的藍色環狀物代表地球,上部的藍色代表超出地平線之上的天空,紅色和黑色區域象征地平線之下的天空。日間,太陽裝置在藍色背景上方,夜間在黑色上方,黎明或黃昏時,太陽裝置則活躍于紅色部分之上。

表盤的藍色圓環上用金質羅馬數字標識著時間的刻度,按通常的一天24小時劃分,為布拉格時間。鐘盤上的金質曲線將藍色劃分為12個部分,標識出從太陽升起到落下之間的每一個時段,以及一年中長的或短的每一天。

天文鐘

至少還有一個想法,每到一個城市,就把它的地鐵路線拍下來,應該也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不過終究沒能堅持。

布拉格地鐵線路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