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我對西藏一無所知。
近日來,張揚導演的藏語電影《岡仁波齊》,引起了我的關注。這是一部記錄藏族人朝圣的故事。因為對藏地文化的不了解,此前我從未聽說過這座山。
岡仁波齊,藏語中意為“神靈之山”,是藏傳佛教四大神山之一(慚愧,這四大神山,我一個也不認識)。
有朋友在微信圈發(fā)布了關于這部電影的圖文,簡單、干凈的電影海報,有一種無言的莊嚴、肅穆,我突然很想去看,于是密切巴東本地影城的影訊。
其實內心對本地影院是否會上映純粹藝術電影心存疑慮,可是神奇的事情發(fā)生了,我發(fā)現雅圖給這部電影排了期,晚上七點多,一天一場。
于是購票,七點來到現場。有趣的事情再次發(fā)生,在這兒我遇到一個朋友,我們沒有事先約定,卻都沖著岡仁波齊而來,就連座號都是相鄰的。
入場,觀者廖廖。在我倆身后,有三名年輕人。
電影開始。芒康的村民尼瑪扎堆在父親去世后決定完成父親的遺愿,帶著叔叔去拉薩和神山岡仁波齊朝圣。時正馬年,正好是神山岡仁波齊百年一遇的本命年,小村里很多人都希望加入尼瑪扎堆的朝圣隊伍。這支隊伍里有即將臨盆的孕婦、殺牛無數的屠夫、剛建好房子的中年男子,每個人都有著不同的故事也懷揣著各自的希望。為了去岡仁波齊,這支十一人的隊伍踏上了歷時一年,長達2000多里的朝圣之路......
盡管事先作了簡要了解,對看慣商業(yè)電影的我而言,這電影的情節(jié)展開得近乎樸素。一輛拖拉機代替騾馬,作為他們一路的后勤保障,沒有熱鬧的儀式,鏡頭下的男女老少,突然匍匐在地,磕起長頭,朝圣之路就這樣平淡如日常行為的開始了。
這一路上他們風餐路宿,每一步,都走得那么扎實,每一次磕頭,額頭都要緊貼大地。遇到風雪,在風雪如履平地,遇到水洼,就脫下衣服,在水洼里磕頭。
到了晚上,他們就在路邊搭起帳蓬,吃過簡單的晚餐,念誦經文,然后入睡。
孕婦半夜臨產,同伴們就把她扶上拖拉機,開到附近的醫(yī)院生下孩子。生完小孩,第二天后就跟隨著同伴一起繼續(xù)磕頭,孩子餓了,就爬上拖拉機給他喂奶。
小女孩頭疼,同行的人叫她不用再磕頭,媽媽淡定地說,到前面買點藥就好,女兒要磕頭,磕頭很好,磕頭長見識。小女孩和家人通電話,和每個人的對話,內容都是翻來覆去的“你想我嗎?我想你了。”
半路上他們遇到一位大伯,大伯邀請他們到他過夜。第二天,為了報答大伯,就去幫大伯犁田,這一犁就是一天。他們想起從前,每到犁田的時節(jié),大家都穿上漂亮的衣服,帶上吃食,在田野上載歌載舞,開心勞作。
大伯說現在的年輕人都匆匆忙忙的,不知道為了什么而趕時間,年輕人說現在進入了機械化時代,人反而更加匆忙了。儀式感丟失。
那個剛遭遇蓋房子時有人死傷的中年男子,則被路上的泥石流砸傷了腿,他質疑為什么爺爺和爸爸,還有自己都沒有做壞事,他卻總要碰上倒霉的事,最終在眾人的經文聲里平靜。
殺生無數的屠夫,在一只螞蟻面前長跪不起,等它慢慢地爬走。
半路遇見一對夫妻,他們從四川阿壩州一路磕來,已歷時七個多月。男的磕頭,婦人拉車,一頭驢子,悠哉悠哉,跟在他們后頭。問他們?yōu)槭裁床蛔岓H子拉車,他們說驢子就像他們的家人,除非萬不得已,他們不讓驢子拉車,以免受傷。到了拉薩,他們就帶驢子一起去朝拜布達拉宮,讓驢子也得到賜福。
到了離拉薩還在一百多公里的地方,拖拉機被撞壞了,撞壞他們的汽車解釋就車上有病人,急需趕赴到城里,于是他們竟然不計較,就讓對方司機快走,病人重要。
男人們卸掉車頭,用人力把車廂拉到幾百米的前方,再折返回去,重新磕頭回到原地,一步都不敷衍。
在一段陡峭的上坡,所有人加入人力推車的行列,他們面帶笑容,唱起山歌,聲音在空曠的山谷里傳得很遠。
“我往山上一步一步走
雪往山下一點一點下
我和雪約定的地方
我想起了我的母親
我們的母親都一樣
我們的命運不相同
命運好的做了喇嘛
像我這命運不好的
去了遠方。”
終于到了拉薩,可是錢不夠了,就去打零工,停留了兩個月,賺得旅費繼,可是楊培老人在某天清晨再也沒有醒來,大家請來喇嘛,為他在神山腳下舉行了天葬,沒有痛哭,只有祝福。能死在神山腳下,這是莫大的福報啊。
繼續(xù)上路,圍著神山磕頭。到了夜晚,他們就搭帳蓬,隨著一聲:我們開始念經吧!全片完。
片尾字幕出現,令我如夢初醒,這么快就完了?我看看時間,放映到現在已經兩小時了,而我的時間似乎還跟隨著藏人們的朝圣之路,沒有起點,沒有終結。
這部電影給我的感覺,不能稱作電影,因為真實。全片沒有觀眾期待的高潮,沒有轉折和戲劇性,甚至可以說,沒有展現任何意義。演員們都是真實的藏民,沒有人臉的特寫鏡頭,悲歡離合,生老病死,都在帶著疏離感的鏡頭下,平靜到極致。
這部影片深深震撼到我的是,是什么力量支撐朝圣者們可以如此從容不迫地磕行兩千公里?面對生死淡然若定,花開花落榮辱不驚。
? ? 我自問設身處地,我怎么堅持也做不到。因為這對大多數人毫無意義。
? ? 作為無神論者,我們應該怎樣看待信仰?自小接受的是唯物主義的教育,這世上本沒有神,人類自身創(chuàng)造了神,換句話說,人類就是神。因此,面對現實時,我們也許相信自己就是那個被禁錮的神,這促成了許多人的人性形成一個既自卑又自戀的矛盾混合體。自卑且自戀,一邊瘋狂追逐物質,拜倒在金錢腳下,一邊顧影自憐,唯我獨尊。
? ? 所以朝圣的藏民們可以忽略時間和物質,去做成一件我完全不敢想像的事,因為在他們的內心世界,既沒有自卑,也沒有自戀,他們不受物質的奴役,任時間來去。他們放開了內心,與萬物聯接,滿懷愛和敬畏。
? ? 所以這部電影不是拍給所有人看的,它也會選擇自己的觀眾,譬如我們身后三位,電影還只放映到一半,他們已起身離去。
? ? 我不敢肯定這片子一定能給人以啟示,但無疑的是,它使我開始思考我本身,那些內在的沖突從未在我內心熄滅,我究竟該怎樣度過這平淡無奇的一生呢?
? ? 在每個人面前,是不是都有一條獨一無二的朝圣之路呢?答案是有,但是它被淹沒在更多寬闊擁擠的大道之間,能找到那條路嗎?在路的盡頭,有一座云山霧罩的冰雪山峰,攀越它,綻放生命的無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