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弟弟給我打來電話,說媽媽把麻花炸好了,因為我沒時間回去,媽讓他開車把麻花給我送過來。
很快,弟弟就到我家了,手里提著一個小紙盒子,打開一看,里面裝滿了金黃的麻花。
兒子見了開心地跑過來,抓起就吃,邊吃邊摸著嘴說“嗯,好吃,我等會還要再吃一個……”我也不由得拿起一個放進嘴里吃,還是那么酥脆香甜,還是那熟悉的味道。
弟弟看我們吃的那么香,有些不好意思的說:“媽最近腰疼,搓一會兒麻花就得休息一下,所以今年炸的少,給你們也就帶的少了。”
我聽了,心里真不是滋味,是啊,我們都長大了,媽媽也老了。
從我記事開始,家里每年過年,媽媽總會給我們炸很多麻花。那時,因為孩子愛吃,炸麻花可是媽媽們年前的一件大事。
媽媽和隔壁的幾家都商量好,臘月23張姨家炸麻花,幾個主婦們就帶著娃一起去給張姨家幫忙,大人們忙活,孩子們正好也湊在一起玩耍,還期待著炸好了麻花能趕緊吃一口。臘月24李姨家炸,大伙又一起去了李姨家……
終于輪到我家炸了,媽媽前一天傍晚就拿個大盆開始和面,先倒入半盆面粉,再往里面打雞蛋,倒牛奶,放白糖……接著就是揉面,這么多的面,要把它揉好也是很費功夫的,這一切媽媽干的都是那么得心應手,而且一和就是兩大盆面,因為她知道,我和弟弟都愛吃。
第二天,一大早,幾個阿姨帶著孩子都到我家來了,媽媽開心的把她們迎進門,一邊讓我和弟弟給孩子們拿糖果吃,一邊跟阿姨們說著自己昨天和的面今天已經都發起來了,接著幾個主婦們都擁進了我家的廚房。
我們這些孩子當然最開心啦,跑進跑出,你追我趕,一會兒吹牛,一會兒打牌。有時我們也會悄悄溜進廚房,看看大人們有的揉面切面,有的搓麻花,還有的燒油鍋炸麻花,我們則流著口水期待著能快點吃到剛出鍋的麻花。
大人看見了則取笑我們:“看你的饞嘴樣兒,別急,很快就能吃了。”麻花終于熟了,我們小孩子一人一個,把剛出鍋的麻花捧在手里燙的兩個手來回倒著嘴里還直吹氣,但就是不肯再把它放回去了,大人們在一旁樂的哈哈笑著:“急啥呀,還多著呢。”媽媽一邊笑著一邊叮囑著:“小心燙,慢點吃……”
轉眼,我們都長大了,我和弟弟都去外地上大學了,每年過年,媽媽還是依舊炸麻花,我們也依舊圍在邊上等著吃。
我們偶爾會給媽媽幫幫忙,但有時也會被她趕出來:“去,看書去,別添亂。”
媽媽炸的麻花總是很多,過了十五,還沒吃完。我們該去上學了,媽媽會把麻花裝進小紙箱,讓我們帶著在火車上吃,到學校了,跟同學分著吃……
這一年,又快過年了,弟弟因為學校有事,寒假不能回家了。
到了我家炸麻花的日子,家里依然很熱鬧,我和幾個兒時的同伴說笑玩耍。麻花炸好了,我們每人手里拿一個,開心的吃著。
媽媽卻扭過頭去暗自摸淚,我趕緊走到她跟前低聲問:“媽,你咋了?”媽媽像個受委屈的孩子:“沒啥,就是看你們吃得那么香,你弟今年卻吃不上了……”
我當時聽了這話,覺得媽媽小題大做了,就隨便安慰到:“沒事兒。外面到處是賣麻花的,他想吃就買唄。”于是,又沒心沒肺的玩去了。
就這樣一年年的過去了,每年媽媽都炸麻花,每年我們盼著吃麻花。
直到現在我自己也當了媽媽,才體會到媽媽炸的麻花為何這么好吃,這麻花里有媽媽的味道,有愛的味道,在街上如何能買到呢?